农机维修师转行种地颠覆传统种植观念 乡村“新农人”王洪明的致富之路

黄海晨报 2020-10-20 08:36 大字

本报特约记者 刘明照

如今,还坚守种地的人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就算是在农村,也很少种地了。但是,仍然有一些年轻人,坚守振兴农业的梦想,守着乡村,默默地耕耘在黄土地里。在日照市莒县小店镇,就有这样一位被人称为“邪头”(方言,固执、倔强的意思)的新农人,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

放弃经营农机维修生意,一门心思研究种地

他叫王洪明,今年47岁了,是莒县小店镇吕家崮西村人。10年前,他放弃经营了近20年的农机维修生意,一门心思研究种地,几乎到了着魔的程度,先后到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等院校学习,想当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就为此事,他的岳父气得5年没有和他搭腔。“我高中毕业就开始干农机维修了,干了将近20年,取得了二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资格。当时的维修业务在小店算是比较大的了,一年能挣二三十万吧。还雇了5个维修工人。”王洪明介绍,当地的石材企业比较多,维修生意很火,他开着维修厂,日子过得也非常红火。就是因为与农机打交道多了,他才开始关注种地这件事。“现在种地不挣钱,有时还得赔本。”“种一亩地一年也挣不到1000元,还不如打工呢,打工一天还得挣二三百呢。”“种地的没出息,你看哪个年轻人在家种地,都去打工、做生意去了。”“靠种地过日子,那得饿死”……这样的话听多了,王洪明的心里很不舒服。“我就不信这个邪,自古以来,老祖宗们就是靠着土地过日子,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怎么种地就不挣钱呢?”王洪明是个倔强又要强的山东汉子,他说,自己就不信种地不挣钱,他非要种种看看,让那些说种地不挣钱的人服气,种地是可以的,也是挣钱的。

自从有了种地这个想法后,王洪明就研究起了种地的事,农机维修的生意就耽误了,生意开始逐渐减少,雇的维修工人看到他“不务正业”了,最后一个个都走了。“我岳父当时给我看门,维修生意火的时候,他很高兴。现在逐渐放弃了修理业务,天天想种地的事,他就不高兴了。”王洪明介绍,当时不仅仅是岳父不同意,家人、亲戚、同学、朋友都劝他不要种地。

新型职业农民,不是去简单地种地

“我认准的事,一般人是改变不了的。要想干事,就得有自己的主见。”王洪明说,他是个不服输的人,只要想干的事,就从来没有输过。而且他做事的方法与别人不一样,维修农机的时候,购买的维修设备都是比较先进的,他现在种地,也得和别人不一样。岳父说,你从小就没种过地,没有经验,现在种地就是赔钱,这不是傻吗?所以,当初开始种地那几年,岳父气得都不和他说话,门也不给看了。

在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那些日子里,王洪明的心里充满了激情。在他眼里,家乡那漫山遍野的农田,不是荒草野地,而是一片片金山银山。“种地也得用新思想,传统农业种植方法肯定是落后的,不挣钱的。”王洪明说,如今,人们都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饮食上更是追求原生态。如果种植出符合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农产品,那一定会挣钱的。

农业大学的教授告诉他,新型职业农民,不是去简单地种地,而是会思考。土里种的不是粮食,而是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也就是说,同样是种地,普通农民种的是粮食,而新型职业农民种的是理念,是先进的思想和方法。王洪明经过考察,在专家和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专注富硒鲜食农产品的开发。

“现在我种什么,他们就跟着我种什么”

“2010年,我只是承包了10亩地,试种的是富硒龙薯9号地瓜。”王洪明介绍说,当年产量就不错,他种出的是富硒农产品,主打的是鲜食地瓜,每斤的价格他就卖3元一斤。当时普通地瓜(红薯)才卖三四毛钱一斤,而他的地瓜价格足足是别人的10倍,村民们都笑话,说他精神不正常。

“人家都说我‘神经病’,还因为一件事。我们这儿一般刨地瓜都是农历的九月份。当时我是农历的七月十五就刨地瓜了,比别人提前了一个多月。”王洪明介绍,就是因为他种地与别人不一样,加上租地、人工费、购买农机等,以前干农机维修挣的几十万元全投进去了,因此没少遭到人们的嘲笑。别人的冷言冷语,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因为他的眼光和别人不一样。

3块钱一斤的地瓜确实很贵了,好些日子没卖出去。王洪明就免费送给亲朋好友品尝,没想到这一方法确实管用,很快招来了回头客。当年产的几万斤地瓜,很快就卖完了。有位北京的朋友吃了他种的地瓜后说,全北京超市卖的地瓜,就没有这种软糯香甜口感的,3块钱一斤不贵,与那些几毛钱一斤的地瓜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王洪明说,地瓜并不是越大越值钱,越大越好吃,而是要精,要小巧,鲜嫩的地瓜才可口。吃的时候,小巧的地瓜用手拿也方便,这个思想就是与普通农民的理念不同。传统思想是地瓜越大越好,越大斤量越重,越重就卖钱越多。但是现实生活中,在人们普遍追求精细化的时代,小巧的地瓜反而更受欢迎。

种地快10年了,从之前的10亩地,到现在发展到了200多亩地。农产品也从富硒蜜薯、富硒小米、富硒芋头、富硒水稻等,到开发出纯手工地瓜煎饼、蜜薯干、富硒面条、富硒面粉等十几个品种。种植期间不打农药,施用有机肥料,虽然成本高点,但是收益也可观。目前,每亩地纯收入在1500元左右,王洪明介绍。

“我现在走的是规模化和品牌化的路子,2015年我就注册了家庭农场,还注册了‘崮西香’商标,现代农业没有规模化、品牌化,是行不通的。”谈起农业种植,王洪明胸有成竹,他说未来会继续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项目,发展精细化农业生产。目前,在他的带动下,全小店镇的农户种植蜜薯已达3000多亩。“过去,人家都笑话我,现在没有笑话的了,都说我有头脑,现在我种什么,他们就跟着我种什么。”

新闻推荐

立体种植兴业富农

10月14日,莒县浮来山街道的阳光家庭农场里,村民们正在葡萄架下种植赤松茸。他们利用葡萄休眠的有利时机,用农作物的秸秆...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