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九万里风》带你行吟山水 探听古今
赵莹
从《字字锦》开始,陆春祥一直穿行于历代笔记之中,寻访千年野史的灵玑碎玉。他以闲淡的步伐漫步山川大地,轻捻现代的纹路,摩挲历史的鬓角,于古今交界处架设来往的通途。在华夏的胜景中,他踽踽独行,沉潜细微,于是,在他的诸多作品中,我们总能寻得古时的文化遗踪,同时反观现实,加深个人的体悟。
在陆春祥新作《九万里风》中,他假托庄子《逍遥游》,将多年行文之旅喻为鲲鹏的自在遨游——当游于海底,化身为鲲时,方能仰观土地的脉络,将路途的“琐碎”细细掘出,再发散于历史的旧事中,呈现出虚实相生的玄妙。当步履日照莒县,他重新丈量春秋战国与现今的距离,从寻常的会盟碑中翻出齐鲁会盟的《史记》往事,领略当时权力秩序下诸侯国间的强弱“游戏”;再看乡野间生长的苜蓿菜,自西汉引入中国后,始终鲜艳而愉快地成长,看似稀疏寻常,但若在历史中仔细掂量,竟也能与名人扯上关系:《战国策》里,门客冯瑗弹铗而歌,向孟尝君数次提出生活上的需求,孟尝君一一应下,由此收获冯瑗的忠诚,然而千年后,唐代官员薛令之因不满待遇微薄,以苜蓿自悼,反引来李隆基的怒火,最终黯然而隐,在这样鲜明的演绎下,倒也添上几分谐趣。于是,在旅途中,细节的碎片透过历史的现场,归拢于文本中,在风景的“外壳”下承载内心的感怀。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鲲化而为鹏,浮于高空之上,以宽广的羽翼拨动连绵的风云,俯察四方万物。书中借由繁盛的物象,将大山、城镇、山林等逸散开去,自如地驰骋在曼妙的想象中。在时光的交汇口,陆春祥以隽永的文字志人、记实,将个人的思考杂糅其中。在盛放玉茗花的季节里,戏曲的种子悄悄生根、发芽,而《牡丹亭》也在汤显祖的人生中,烙下深刻的印记;顺着清流镇散落的泉眼,来到百余年前的村子,照见汤道耕的世事俗事,和他一同度过漂泊不定的日子,以及与书为伴的景致。当然,陆春祥会在记叙中遣怀心绪,掇拾历史琐闻,或记野史,或谈见闻,小心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民俗民事保存下来。作者穿越到明代,随谢在杭一起游太姥山。在路途中,他们走入畲族百姓的茶园生活,在男女对着茶歌、高唱入云的时刻畅想蓝姑救人的传说;入夜后,他们又静观嵛山岛,仿佛借着朦胧的月光遐想自然的秘密。此外,书中不乏考辩与评论,通过古今联动,诗文、书画乃至名物的渊源都鲜活起来,亦庄亦谐,展现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日照时,陆春祥问候了著名的高脚蛋黑陶杯,为了更好探明龙山文化的源流,他还参观两城镇遗址和黑陶加工厂,在古人与现代的制作造诣中,一睹文明的流变。
《九万里风》叙事轻盈,不受时空和框架的拘束。在他的文字中,常涉及《诗经》《山海经》等作品的文化积淀。单看《天留下了敦煌》一文,他用舒缓而宽和的笔触追忆敦煌的过去,从时代的角度评点王道士的行径,有对莫高窟壁画博大精深的赞叹,亦有对经卷流失在外的遗憾。就如陆春祥在序言《假装逍遥游》中所说:“真正的逍遥,不在于九万里的高空,而在踏实的内心,您在纸上感受《九万里风》,若有微澜从内心起伏,老夫我就心满意足了。”(来源:中青网)
新闻推荐
“新农人”返乡拍短视频带火了农村大集,3个月卖出10万元土特产
本报特约记者刘明照随着美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过去一些“逃离”农村进城打拼的年轻人,现在越来越多地开始返乡当“新...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