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点亮生活之美
全媒体记者 李晓萌
日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19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其中,日照市打造“非遗工坊”探索非遗生产性转化新模式的典型做法荣登榜单,广获赞扬。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日照“非遗工坊”第一次获得官方肯定。去年以来,《日照市积极打造“非遗工坊”助推非遗生产性转化》发布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上,该典型做法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工作简报上进行推广交流,得到省政府分管领导的批示。之后,文化和旅游部《文旅中国》平台、《中国文化报》专题刊发了《山东日照将利用3年时间建设100处“非遗工坊”》,获业界一致赞誉。
自2019年4月日照首家“非遗工坊”正式入驻东夷小镇以来,不到两年时间,全市及各区县已陆续挂牌成立了60余家“非遗工坊”。在日照浩如烟海的非遗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文化和珍贵技艺得以借由这一创造性的平台焕发新的生机;在众多非遗传承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参与到非遗产品生产中脱贫增收;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当下,越来越多的非遗瑰宝开始融于日常生活语境,在交流中传播,在实践中传承。
初心遇上匠心打造多彩非遗集聚“破圈”的新平台
精细别致的剪纸,装进了时尚的装饰相框;色彩鲜明的农民画,绣上了舒适的抱枕;传统素雅的手工染艺,制成了实用又美观的桌饰和围巾……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东夷小镇的“非遗工坊”拙朴艺术工坊,看到古色古香的展厅内,“海量”非遗产品以崭新精美的面貌陈列其中,吸引着众多旅客驻足。
自去年挂牌至今,这家“非遗工坊”已经聚集了近万件非遗文化产品,他们在行之有效的生产性转化中实现了传袭和“破圈”,从停滞的“文化标本”,变为流动的现代艺术。
日照的非遗文化如同璀璨的星河,仅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就有126项。然而,非遗因无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非遗传承人频频出现断代,导致非遗逐渐失去活力,面临消失的危险。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唤醒非遗文化活力,守护日照人的精神家园,日照在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文创产品开发方面不断创新,逐渐探索实践出“非遗工坊”的新路子。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日照市依托黑陶、农民画、民间雕刻、剪纸、皮影、草柳编等适合带动就业、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根据项目特点和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利用当地非遗保护设施、传统工艺传习所、闲置场所或企业厂房等进行改造或新建,打造“非遗工坊”,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传统工艺生产、培训和交流展示空间,发展具有日照特色的文化产业。到2020年,日照将建成“非遗工坊”100处,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推动全市非遗项目实现生产性转化,助力乡村振兴。
现在,“非遗工坊”的“足迹”已遍布日照各个区县,深入数十个村镇街道。各地纷纷以当地传统文化为基底,搭建起非遗文化的聚合性资源平台。三庄镇以石雕石刻为主题成立了影雕非遗工坊,黄墩镇成立了皮影戏传习所、草编非遗工坊、农民画非遗工坊等,开发区立足黑陶工艺,设立了艺宝斋黑陶非遗工坊。值得一提的是,莒县夏庄镇先后设立“妈妈制造非遗工坊”“孟晏土陶非遗工坊”等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的先进做法,还曾被省文旅厅评为“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
“非遗工坊”的打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变的初心。而在建设过程中,传承人们精雕细琢、精耕细作的匠心,让非遗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中升华。当“初心”遇到“匠心”,必然会使非遗文化升发出不一样的芳华。
“非遗工坊+”模式让精神财富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源远流长的非遗文化,并非只是简单的民俗或技艺,而是千百年来的艺术结晶,沉淀着生生不息的生活智慧,是时代馈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日照星罗棋布的“非遗工坊”无疑为非遗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在传统文化热潮持续高涨的当下,如何将这种精神财富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级非遗传承人唐立果如今在文化圈已是小有名气,凭借一手锔瓷绝活,他将祖上世代相传的唐氏陶瓷修补镶嵌锡器打造技艺不断延伸升华,被国家级、省级媒体争相报道,还曾代表非遗传承人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去年,莒县依托唐氏陶瓷修补镶嵌锡器打造了“非遗工坊”,由唐立果负责运营。炉火纯青的锔瓷技艺和互动式的非遗体验,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拜师学艺,也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黑龙江、浙江等全国各地的大量订单。
谢氏古典家具工坊作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重要项目,依托市级非遗项目———谢氏古典家具制作技艺,每年可实现创收60万元。
这是市文化和旅游局以“非遗工坊+传承人”模式带动非遗文化生产性转化的生动缩影。
“在长期非遗保护和传承实践工作中,我们结合实际,根据产业集聚的程度、非遗项目的影响范围,逐渐探索出三种‘非遗工坊+’模式。”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负责人介绍,除“非遗工坊+传承人”模式外,“非遗工坊+合作社”“非遗工坊+企业”两种模式也成绩斐然。
在非遗资源集聚的乡镇,结合开展传统工艺振兴工程,日照市大力推动“非遗工坊+合作社”模式。依托莒县夏庄镇“妈妈制造”合作社、岚山区黄墩镇任家董旺庄村的“草编车间”、五莲县汪湖镇“老粗布车间”等建设了一批草编、刺绣等“非遗工坊”,进一步促进非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莒县阎庄大柏林过门笺工坊为例,2019年,依托合作社打造了剪纸“非遗工坊”,聚集10余个非遗传承人,探索制作出婚礼用红喜字、窗花、门花等各式剪纸,帮扶带动周边困难群众450余人进行剪纸加工,人均每天最高收入达到300元,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此外,日照锦丽工艺品有限公司、日照黑陶邢艺术厂等文化企业,利用自身规模化生产优势打造企业式“非遗工坊”,大力推动非遗项目与产业融合发展;日照东坡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五莲县县级非遗项目“地瓜悠”,加工制作地瓜类食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年产值达70万元;日照瑞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依托省级非遗项目“五莲割花”技艺进行各种手工艺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年产值达80万元,带动困难群众100余人实现增收,真正实现了非遗产业化保护发展之路。
文旅深度共融让非遗在生活日常中绽放光华
八月盛夏,日照迎来旅游的黄金季节。在“网红”景点东夷小镇古色古香的街道上,处处是前来休闲游玩的旅人。
来自济南的游客刘采虹就是其中之一。
与其他游客不同的是,这次她的脚步停留在了东夷小镇的“非遗工坊”里。偌大的展厅一侧,她正拿起精致鲜艳的农民画装饰细细端详。她告诉记者,慕名来日照东夷小镇游玩,却偶然发现了这家非遗工坊,没想到一逛就停不下来。她说:“这里的文创产品都很有情怀,制作也很精美。这个农民画装饰跟我家的装修风格很搭,又极富日照特色,值得纪念,买几个放在家里装饰一定很美。”
另一边,时尚雅致的服饰区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光顾购买。传统的盘扣工艺、染布技艺,通过与现代生活完美结合的方式变成时尚服饰穿在人们身上,让购买者变成了日照非遗的“代言人”。
扎根于景区的非遗工坊,让旅游与文化发生了奇妙而完美的碰撞,完成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遗资源“特”的属性,正是旅游产品以“特”制胜的需要。文旅融合,非遗无疑是讲好特色故事的一张好牌。
近年来,日照市依托“非遗工坊”,不断充实旅游商品、丰富旅游体验、提升景区内涵。
在充实旅游商品方面。不断丰富旅游商品的种类,提升旅游商品品质,助力旅游商品“后备厢”工程。目前,依托非遗项目开发的旅游商品多达20余类。其中,日照黑陶研发企业已发展到30余家,形成仿制、复制、创新三大系列300多个品种。山东晨韵文化有限公司注册品牌“世唯一”,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原创手绘用品60余种,产品远销欧美10余个国家。日照锦丽工艺品有限公司以农民画绣为主打产品,日照农民画绣《喜盈门》被推荐为候选国礼。
在旅游体验方面。抓住近年来研学旅游新热点,依托“非遗工坊”打造非遗研学基地。日照市非遗传习大课堂、陶艺课堂等多个非遗研学项目都在“非遗工坊”中开展,其中,日照顺风阳光海洋牧场开发的鱼拓非遗体验项目,参与人数超过4000人次。举办“小小工匠成大器”系列活动,共有学员及家长千余人参与,收集优秀作品300余件。全市依托“非遗工坊”搭建的非遗研学平台已有1万余人参加,有30余位非遗传承人对黑陶烧制、农民画、葫芦烙画、剪纸等10余个非遗项目进行现场演示和教学,真正实现非遗活态传承,再现非遗动态魅力。
在景区内涵方面,拙朴坊民俗文化交流馆现场设立非遗体验专区,开展日照非遗传承人走进东夷小镇活动,实现游客与非遗传承人的近距离互动,深受游客喜爱。莒县嗡嗡乐园在游客集散中心设立非遗项目体验专区,增加了景区景点的娱乐性、参与性,使游客在游玩中感受文化与景点融合的魅力。
通过平台搭建、模式创新、文旅融合,日照的“非遗工坊”建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造性转化之路,打破了非遗文化“深居闺阁”的桎梏,那些经匠人之心、灵巧之手打造的作品,以及沉淀着人生智慧、传统认知的工艺,有机地融入日常生活,涵养出城市更深厚的文化自信,点亮了人们的美好生活。
新闻推荐
8月16日,在莒县果庄镇雪山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正在休闲健身、玩耍嬉戏。据了解,今年果庄镇投资800余万元,在原有文化广...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