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变身\\\"煎饼侠\\\"

黄海晨报 2020-07-01 09:40 大字

全媒体记者 杨辉/文 特约记者 宋年升/图

入夏以来,连续的阴雨天气,到处弥漫着粘粘的湿气,雨天有难得空闲,但是在张同金的煎饼房内,还是照旧的热气腾腾、照旧的一片忙碌。

6月12日,记者走进莒县的煎饼机“发明家”张同金的院子。“现在的煎饼机订单还有40多台没有交付,还有一单出口新西兰的”。此时,张同金正跟几个朋友介绍煎饼机。张同金说,为了提高煎饼的产量和质量,从2011年开始,他开始动手发明煎饼机,从半自动到全自动,如今张同金的煎饼机不仅申请了专利,产品更是热销全国各地。

然而,谁能想到20年前,他上岗29天就成了“下岗工人”;又有谁能想到这个不服输的他搭上全部积蓄,还欠下了170多万元的外债,顶住压力重启自己的创业之梦。今天日照故事讲述退伍军人张同金不断创新,制造商机,成就“煎饼侠”飞翔梦的故事。

下岗失业 他做起了“智造”梦

2000年,刚刚退伍的张同金,被分配到莒县柠檬酸厂发酵车间。可是,满怀希望的他,连厂区还没转熟、连工友还没认全,只上了29天班,就成了“下岗工人”。

军人的一个共同特质就是吃苦耐劳。下岗后的张同金,没有沉浸在抱怨和迷茫中,而是先后做起了熟食、童装、大米、鸡蛋、小百货批发生意。在百货批发业务上,他成了国内10多个品牌的莒县代理商。生意顶峰时期,年营业额突破百万。2009年新式帕萨特轿车在莒县刚上市,他就花30多万元买了一辆。这时的张同金,被同行和周围人羡慕。

一次战友聚会上,战友们对当年他常带到部队分食的山东手工煎饼仍念念不忘。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同金突发奇想:手工煎饼虽然好吃,但加工起来太费时费力。如果我能造一台模仿手工的智能煎饼机,是不是很有市场呢?

说干就干,2011年夏天,张同金的小儿子刚出生几个月,他不顾家人的强烈劝阻,跑到临沂和战友合作建厂,开启了全自动仿手工煎饼机的研发之路。现在提起当时的情形,妻子仍气呼呼地对我说:“他就是一头驴,一头八头驴也拉不回的倔驴!”

为了梦想中的全自动仿手工煎饼机的研发,他聘请了一位高级工程师和18名工人。两年后的2013年,终于设计出了一台机器同时有6盘鏊子的煎饼机!现在,张同金仍然记得当时点火试验的震撼场面:“一盘鏊子、两盘鏊子、三盘鏊子,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最后,试验十分钟,六盘鏊子同时运转,同时烙制出完美的仿手工煎饼!没想到,这么快我们就成功了!我当时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

巨额亏损 他坚持要走自己的路

机器设计出不久,煎饼加工厂看到这神奇的“三头六臂”后,被深深吸引。张同金很快卖出了3台,一台18万元,3台就是54万元!这时,张同金用丰厚的利润向家人证明他当初倔强选择的正确。可是,钱还没捂热乎,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卖出去的机器,三个买家都要求退货。“在试验时,我只让机器运转了10分钟。前10分钟运转良好,没想到,客户买回去后,一过10分钟特别是到了20分钟时,机器运转就不正常了:有的鏊子烙不熟,有的鏊子烙糊了,有的却一边不熟一边糊。”这样的结果,让张同金措手不及。

两年下来,自己不但搭上了全部积蓄,还欠下了170多万元的外债;合作伙伴退出,工程师和工人辞职;新式帕萨特也换成了二手小面包车。认识张同金的人都说他不务正业,自行败家,提起他今昔家境对比,不免摇头哀叹。这时的张同金也陷入了两难境地:“不干了吧,170万元等于打了水漂;继续干吧,万一还是失败,就赔得更多。”一番思想较量后,张同金没有选择“浪子回头金不换”,他把厂子从临沂搬回莒县,凭着在部队练就的那一股子闯劲,他单枪匹马地继续干起来。

用煤加热火候好,但来回添火,效率低、不卫生;用导热油火候稳,但煎饼口味比真正手工的有差距;用电热丝加热,成本高,故障多,煎饼味道也不行;用燃气加热,卫生、实惠,但火的均匀稳定难题一直没克服。面对这个难题,张同金远赴浙江,到专业的燃气灶企业学习技术。可是,燃气灶企业生产的大多都是用于炒菜的小灶,一盘鏊子大的燃气灶,他们从来没生产过。但设计师的深厚理论,还是给了张同金很大启示。

“想出来一个新思路,我就赶紧去临沂批发市场买配件。结果回来一试,还缺别的配件,接着再去临沂。多的时候,一天得跑三趟,三个来回就得接近500公里。”几经波折,张同金终于克服了燃气加热的送气难题,制造出了技术成熟的全自动仿人工智能“鏊得旺”牌煎饼机,上糊、抹平、从鏊子上揭煎饼、摞煎饼,全过程自动,并且火候均匀稳定、大小合适。使用张同金的机器烙制的煎饼,在保持了手工石磨煎饼口味基础上,比手工煎饼更薄、更细腻、均匀、卫生。新机器于2015年一投放市场,就成为抢手货,现在已经卖出300多台,并且还卖到了新西兰,让山东煎饼走出了国门。东北人中,有很多是山东人闯关东的后代,他们至今保留着吃煎饼的习惯,但煎饼糊子的制作与山东已有所不同。为适应东北煎饼的特点,张同金又生产出了半自动仿手工煎饼机,打开了东北市场,现在他的半自动煎饼机已经卖出了1 000多台。

触网销售 打开一片新天地

“现在不触网就等于被社会淘汰了”。在煎饼生产车间张同金和妻子正在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网友们都在问这是哪里啊,煎饼卖不卖,机器卖不卖,通过视频的直观感受,大家都想尝尝山东煎饼。”张同金说,他让家人几乎每天都要直播一段时间机器摊煎饼的过程,向全国各地的网友分享自己加工的煎饼,吸引了很多粉丝。

在车间外面的煎饼品种展示台前,水果煎饼、高粱煎饼、牛奶鸡蛋煎饼……记者数了一下大约20

多个品种,尽管煎饼香甜,但是销售还是以日照城区和莒县县城为主,品质这么好的煎饼何不让全国各地的朋友都尝尝?他试着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吆喝起来,“无任何添加剂,矿泉水和面,常温保质三个月,一公斤24元……”这是他最初的触网销售。没想到,这一吆喝竟很快让新摊的煎饼销售一空。“吃过的都说好,还多了很多回头客。”“山东煎饼本来就很有名,再加上我们的机子是由手工摊制的方法改进而来,跟那种纯机械的滚筒煎饼机不一样,能保证煎饼的手工口味。”张同金说,他的机器生产比手工摊制方法效率提高了两倍,一个人可以同时照看五台机器,现在顾客们大都用上了张同金发明的煎饼机,每台机子一年能带来7万多元的收入。

有梦想才能有力量,电影中的“煎饼侠”可以歪打正着“屌丝逆袭”,而现实中的“煎饼侠”们,靠灵活的头脑和执着的追求也实现了翱翔。艰苦创业20年,在张同金身上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创业成长故事,也折射出了一名退伍军人、一名企业家的艰苦创业历程。

新闻推荐

莒县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管玉杰)6月24日,记者走进莒县惠安颐养中心,有几位老人在树下的荫凉地悠闲地聊着家常,脸上不时地露出幸福的...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