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众智谋发展 字字肺腑化良策 市政协委员为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注入“发展之能”“信心之力”

日照日报 2020-06-25 06:45 大字

全媒体记者 费洪芹 张源

提建议,为民生;出良策,谋发展。

6月的海滨,洋溢着仲夏的热情,因疫情而推迟召开的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协商议政氛围格外浓郁。开诚布公、集思广益,委员们从提升日照国际竞争力到加快打造北方能源中心,从完善千亿级汽车产业链到加快钢铁产业集群建设,从加强社区医疗康养服务供给到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用坚定坦诚的话语传递民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畅谈履职心声。

字字肺腑谋发展,句句诤言化良策,委员们带着思考和民意,聚焦民生谋发展的“好声音”,为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注入“发展之能”“信心之力”。

关键词:全面提升日照国际竞争力

来自工商联界别的武玉杰委员说:“日照市是海洋资源大市,沿海具有深水大港、燃气、电力、土地、综合保税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独特优势,港口优势明显,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于是,他建议抢抓机遇,聚力双招双引,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主动稳妥地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

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在市场准入、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制定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措施。重点宣传国家支持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继续发挥好沟通银企的桥梁作用,帮助企业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优化营商环境。针对产业类型、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等领域主动搜集境外投资信息,及时帮助企业摸清境外国情,避免投资风险。鼓励日照市特色产业优势企业,引入装备、技术、资本及劳务,稳妥推进境外资源开发,合理转移优势产能。

加快培育国际自主品牌。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专利许可和体系认证,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培育外贸转型升级企业,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从委托加工制造向委托设计制造和自主品牌制造一体化转型,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搭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平台。搭建与境外商会、投资促进机构的培训交流平台,以出台政策、编制投资指南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引回来”。组织企业走出去考察学习,助推企业洽谈境外合作项目,推动企业拓宽海外市场。

推动“走出去+引进来”。探索“团队+技术+资本”招商新模式,创新开展专业化、市场化、产业链式的招商活动。建立外商投资综合服务体系,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方位提高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

突破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做好海外园区目标定位、规划编制等相关各项工作,力争在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对接世界五百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推动与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关键部门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关键词:壮大日照竞技人才队伍

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于2022年在日照市举行。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中共日照市委、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聚力承办好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的意见》《关于做好第25届省运会备战参赛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全市备战25届省运会参赛总动员发起了政策总动员。

来自民革日照市委的安丰华委员说:“通过前期筹备部署工作发现,日照市竞技体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选材渠道不畅通、教练员队伍师资短缺、市级层面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政策工作措施不明显等问题。”为此,他针对全力做好省运会备战工作,壮大日照竞技人才队伍,将竞技体育做大做强,不断促进日照竞技体育的大发展提出建议。

发挥各级教育体育部门职能作用。建议各级教育、体育部门加强合作交流,推动基层业余体校建成使用并发挥职能作用,健全基层业余体校训练、输送网络,真正发挥一级训练、输送单位网络主渠道作用。建立大赛成绩、荣誉通报制度,让基层输送单位和教练员获得充足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形成基层教练员(体育教师)等作为主体的年度竞技体育通报、联络、工作情况会议制度,设立竞技体育工作微信平台,实时发布有关竞技体育组织、参赛、招生等工作动态及有关信息。

加大高水平教练员引进政策的扶持力度。建议借助25届省运会在日照举办的有力契机,积极争引和完善周期内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对确有特殊需要的教练员,可进一步放宽招聘条件,建立健全引进体育人才落户简政政策、训练补助奖励政策、运动员出路安置政策等扶持竞技体育发展的政策体系,全面招引市外高质量高层次体育竞技人才。

发挥区县业余体校基层训练主体作用。统筹体育、教育主管部门资源,在各区县中心初中设立基层体校体育班,充分利用各区县学校优秀的体育师资和设施,把优秀体育苗子集中起来,针对性地给予系统训练,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打好身体素质基础,提高竞技水平。

关键词:完善专业招引工作机制

抓住了双招双引,就是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

来自民盟日照市委的刘帆委员说:“与省内其他先进地区相比,日照市双招双引工作仍处于爬坡过坎的阶段,还存在招引体制机制需进一步优化,宣传推介的精准性有待持续增强,政策落实、项目落地需下大功夫等问题。”

如何打好双招双引主动仗、精准仗?她建议,突出问题导向,完善“专业、精准、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实现策划“准”、招引“专”、落地“快”,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十强产业”和日照市优势产业,做好特色产业集群细分、产业生态和产业转移规律研究,引领产业发展,服务企业创新;对接外地产业研究院,共同设立协同创新平台,为双招双引提供高端智库支撑保障。目前,山东省及8个地市已建成产业技术研究院。

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对应重点产业方向,筛选一批龙头企业、专业园区、科创平台、孵化载体、协会商会组建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公司,依托招商专员组建区域性驻外常设招引联络机构,依托国际、国内有影响的中介机构、基金公司或知名律所组建委托招商代理,依托海内外知名人士组建招引大使或顾问团队,构建强大招引队伍。

持续推动资本招商全面启动,聘请知名专业资本运作团队担任咨询顾问,研究资本招商模式和落地方式,制定资本招商政策;搭建“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撬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做大做强现有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招引金融科技服务集团,吸引国内外创投风投机构落户日照。

推动政策制定由政府“端菜”向企业“点菜”转变,健全完善“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的要素保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为落户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一次办好”政策兑现服务,创新项目安评、环评等审批机制,为项目落地、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坚持规模适度的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宣传推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既考虑招引活动的场面、规模,开展“大水漫灌”宣传推介,也考虑招引活动的精准性,开展“精准滴灌”宣传推介,形成日照在特定区域的品牌效应,用宣传推介活动换来实实在在的落地项目。

关键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金融服务创新不够、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根源所在。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款可贷,有贷款的企业面临着金融行业的抽贷、压贷,经营风险加剧。”致公党日照总支陈倩委员说。

就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陈倩给出了四条建议:

强化融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互联互通;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和校准机制;加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力度;健全优化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信息对接机制,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使信用成为进入市场的入场券。

加大政府出资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建设。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降低担保机构担保费用。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需坚持准公共定位,对符合条件的可取消反担保;建立现代动产担保制度和动产融资登记系统,通过查询统一登记系统,可以快速了解到相关借款人登记的所有动产担保物权的状况,如抵押、质押、融资租赁等,有效降低信贷交易风险。

银行机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把主业突出、财务稳健、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信用良好作为授信主要依据,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信用、真实交易背景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闭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无需抵押担保的订单融资、应收应付账款融资,减少对抵押物的依赖,提高审核放贷效率;积极推动票据融资、授信贷款等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推动“无还本续贷”政策落地,推出“循环贷”“接易贷”“周转贷”等无还本续贷产品,落实扩大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受惠数量;同等条件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保持一致。

拓宽融资渠道。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小微企业依托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开展融资;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发展,探索小微企业“小股权+大债权”的金融服务模式;规范引导企业运用民间资本,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发展新业态金融,如:助保贷、税易贷、税易融等各种金融新产品、新业态。

关键词: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链

汽车产业是日照多年积累形成的一个优势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带动日照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就推动日照市汽车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全球化,打造并完善汽车行业产业链,来自九三学社日照市委的陈海文委员提出“发展整车制造业打造龙头骨干企业”“完善汽车产业链的本土配置”“提高技术装配水平”“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完善汽车后市场发展”等六条中肯建议。

他提到,加快推进中兴、长城整车项目;培育壮大五征集团、海汇新能源公司;持续加大对现代汽车整车项目的招引,争取把日照打造成华东地区重要的汽车整车制造中心。

发展日照市自主品牌的发动机产品。以五征集团为依托,以生产小功率车用发动机、非道路用发动机为主,发展日照市自主品牌的发动机产品;进一步完善发动机零部件的生产配套体系,进一步完善日照市汽车产业链的上游发展;鼓励与汽车产业有关的塑料、五金、玻璃加工、电子电器、皮革等行业依托现有优势融入汽车产业配套体系和供应网络,完善日照市汽车产业链下游发展。

“提高汽车技术装配水平,能够有效打破外国品牌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壁垒,也是壮大整个汽车工业在国内外两个市场迈出的第一步。”他建议,支持建设汽车产业关键零部件技改研发项目,加快开发研制技术含量高、填补日照市空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零部件产品。

此外,制定鼓励企业以提升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增加研发投入的政策法规,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鼓励自主品牌开发,提高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托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城新能源汽车基地、高新区中兴新能源汽车基地、莒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汇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相关配套产业园区。依托奎山汽车城,建立综合汽车服务区,发展汽车维修、售后服务、汽车金融等相关产业,建设汽车零部件价格指数发布平台和价值链综合性汽车零配件用品交易市场,完善日照市汽车“后市场”建设。

关键词:加快打造北方能源中心

日照因港而立、依港而兴。来自民进日照市委的杜琳委员说:“日照市正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集散中心,在煤炭原油等深水码头、能源输送运输系统及大宗商品交易方面,优势突出。下一步,日照港有望成为全国第二大原油港、重要的LNG(液态天然气)接收站布局点和第五大煤炭港。”

发展与问题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她认为,日照市资源优势并未转化成产能优势、效能优势,发展规模与责任、效益严重不匹配。“以原油为例,8500万吨的年规划原油中转能力,日照市年消费量不足1000万吨,绝大部分由中石油、中石化管道企业转运到中原、长江中下游和鲁西地区。”

她建议,日照市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油气体制改革重大机遇,主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现有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打造我国北方乃至辐射东北亚的能源中心与高端化工基地,推动港口发展与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能源产业规划建设,推进体制改革创新。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研究机构、企业共同参与研究,开门编规划,确定发展思路、目标及布局。可考虑近期加大基础设备及贸易平台建设力度,建设综合性能源集散基地;远期坚持国际化、现代化、集约化的发展战略,发展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将能源产业打造成可与钢铁产业相并肩的支柱产业。

打造线上、线下能源交易平台,培育发展优质能源化工产业。依托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深化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合作,建设日照能源交易中心。积极推进与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合作,争取建设原油指定交割库、备用交割库。利用保税优势,打造我国北方乃至东北亚“油气超市”,实现能源线上、线下交易双促进。

强化财税金融保障支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搭建投融资平台,设立市级能源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积极吸引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进入日照市能源产业领域,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能源建设投融资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符合国家政策的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提供信贷优先政策,开辟“绿色通道”。

关键词:加强社区医疗康养服务供给

“为提供更加有效、便捷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积极探索推行社区卫生与养老功能融合的社区康养服务模式,目前全市已新建成融社区卫生和养老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家。”经调查研究,来自农工党日照市委的惠旻委员分析道,“现有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康养需求的原因,有老龄化趋势加剧与社区医疗康养服务发展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智慧化程度不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也有医养结合对社区、家庭延伸不够,难以适应高龄、失能老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强烈需求等。”

为此,他就加强社区医疗康养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提出五项建议。

做好社区医疗康养政策的顶层设计。在全市层面上出台社区医疗康养相关政策,为老年人提供“医+养+康+护”综合照料服务,探索将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并管理;加快推进社区医养结合机构的医保覆盖比例;在试点的基础上将长期护理保险逐步扩展到全市参保居民。

建立健全社区医疗服务供给网络体系。按照《日照市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三年行动规划(2019—2011年)》,结合实际配足配齐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与上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建立医共体,实现医疗资源统一调配。

提供多样化医疗康养便民服务菜单。社区医疗康养机构可根据老年人生理、健康及疾病特点,提供上门、紧急救援、健康指导等服务菜单;探索多元化社区医疗康养服务供给体系,鼓励社会办社区医疗机构积极参与政府购买基本医疗及老年康养服务,促进社会力量踊跃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康养服务。

加强医疗康养人才培养及供给,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纳入全市培养教育计划;鼓励专业机构对养老护理人员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养老护理专业人员数量。

建立智能医疗康养管理服务平台。紧密结合“智慧日照”建设,制定全市统一标准的“智慧养老平台”及服务标准,利用好“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更精准、更专业的医疗康养服务。

关键词: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暴露出我们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传染病防治工作上仍然存在很多系统性的问题。”来自民进日照市委的刘欣欣委员说。

为此,她建议疫情结束以后,应加强公共卫生、传染病领域的改革,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她说:“应加强对公共卫生设施的财政投入,大力扶持医疗器械应急产业发展,巩固三奇口罩品牌效应,并外延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防护用品产业项目,形成规模优势;可以综合运用大数据平台,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信息化系统,推出疫情应对预警信息化平台,把疫情监测与启动响应快速联动起来,把科研、预防与治疗无缝衔接起来,把疫情控制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提前研判考虑加大公共卫生与防治疫情的财政支出比例。”

重视疾控中心职能,充分发挥疾控中心作用。适时加重对疾控中心人才招引、科技攻关、项目投入、编制待遇等各方面的倾斜。可将人员纳入医疗卫生系统编制大框架中,尽量争取从省级层面上出台一系列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加强与日照大学城各大院校的沟通合作,让人才能在日照留下,发挥作用。

立足长远,做好预防性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尽快搭建市区一体的“应急急救系统”,为疫情应对、医疗救援等提供安全、高效、精准的救治方案。建议争取从国家、省级层面上出台相关的规范指导,包括传染病预防规范体系建设、重症隔离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紧急征用机制、隔离物资的管理使用等。根据疫情预防的需要,合理规划设置传染病区,投入与控制传染有关的基础设施,定期举办应急演练。

关键词:加快钢铁产业集群建设

钢铁及配套产业是日照市支柱产业、优势产业,也是日照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所在。

面对打造国家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建设世界级沿海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的目标,来自民建日照总支委的张锋委员说:“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必须推动钢铁与配套产业互联互融、耦合发展,提升信息化、智能化、品牌化和标准化水平,进一步贯通产业链、延伸园区链、提升价值链,加快钢铁产业集群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功能和现代化发展水平。”

在产业规划中突出“特色”。抢抓山东省5年内将分散在12个市的钢铁企业和钢铁产能逐步向沿海转移机遇,尽快壮大精品钢铁产业规模,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积极引导中小配套企业加入集群产业体系,鼓励中小企业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将配套产品做精、做大;完善从研发、咨询设计、生产、管理到销售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行业领军人才、科技人员等围绕钢铁产业细分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创业,加快培育一批“瞪羚”“独角兽”企业。

在目标定位中突出“融合”。利用“绿冶钢铁小镇”建设之机,构建医养健康、公共文化、行政服务等多功能“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主动联合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在日照市探索创立钢铁综合电子商务、价格指数、景气指数等平台,为钢铁产业提供物流、销售、信息等服务;促进制造业延伸发展软件、信息服务、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智慧升级,加码环保、数字经济等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绿色板块,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功能培育中突出“创新”。依托山钢、日钢等骨干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实现一批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钢铁产业从“制造”到“智造”“创造”升级;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有效地整合和配置公共服务资源,以企业为主体,搭建产业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不断创造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标园区“3.0版”标准,大力开展园区提升专项行动,切实提升承载能力、集聚能力和服务能力。

新闻推荐

招贤: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

通讯员苑光友近年来,莒县招贤镇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坚持规划先行,凝聚乡村振兴发展合力,唱响一曲“组织功...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