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汉字大会”来喽 生僻的文物名(上)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每当去博物馆,总要暴露一些“浅薄”,比如被小朋友提问,一句“这是啥啊”,若答“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双什么(鋬)白陶什么(鬶)”“商兽面纹铜什么(盉)”“唐代三彩什么(盉)”,空气便逐渐“尴尬”。没关系,现在我们来聊聊那些生僻的文物名。
先从新石器时代说起,鬹(guī)是一种陶制炊器。从质地上看,有红陶、白陶两种。鬹造型多样,一般口沿一侧有上仰长流,直颈连腹,腹下承以“胖乎乎”的三足。从颈部到腹部有一个绳索状曲柄,以便提拿。置鬹于燃火,可加热器内的水。
现收藏于山东博物馆的橙黄陶乳钉纹鬶,是一件看起来非常“可爱”的文物。它高29.3厘米,三袋足支撑器身,颈、身间由一绳纹鋬(pàn)相连。鋬,即器物侧边供手提拿的部分。乳钉遍布器表,并在腹部饰有凸弦纹及盲鼻。专家认为,整体流畅的轮廓和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使其造型活泼和谐,达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为龙山文化陶器的代表作。
同属龙山文化的夹砂白陶双层口沿袋足鬶,形制罕见,它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两个基本属性,器物造型独特,如一只引吭高歌的大鸟,底部有三只袋足稳定支撑,可以增加受热面积缩短烹煮时间,独特的二层口设计,尤为少见,体现了制陶技术的进步。
在莒县博物馆,有两个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存的鬶。一个是双鋬白陶鬶,椭圆形口,鸟喙形流上翘,颈部细而高,腹部微鼓,三袋足。背部安双带式鋬,鋬各饰三条凹线,腹中部饰一周附加堆纹,后部饰一短尾;其上有小圆饼形,器形如鸟展翅欲飞状。东夷民族以鸟图腾为其族徽,故创造出似鸟的双鋬鬶作为日常生活用具,成为富有地方文化特征的典型器物。
另一个是,箅(bì)状封口白陶鬶,相比之下,更具科学性。它高23厘米,口径9.6厘米,腹径12厘米。封口上筛眼,煮水时可透气,又可讲究卫生防止灰尘杂物入内,还能起过滤作用,设计非常科学。在同时期文化中,流口封闭扎孔者仅此一例。
接下来,介绍第二种文物簋(guǐ),与鬹音节相同而声调不同,这是一种盛放熟食的碗,但随着西周礼乐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渐演变为重要的礼器。
西周不其簋,现藏于滕州市博物馆,重约17斤,器身椭圆,子母口,盖呈覆盆状,有圈形捉手,鼓腹兽首耳有珥,圈足下置三伏兽状足。盖及身饰瓦纹,窃曲纹,顶饰蟠龙纹。圈足饰重环纹,器内底部铸铭文十二行,151字。著名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认为:不其簋是最早的秦国青铜器,其铭文讲的是秦庄公不其破西戎的战役,即西周宣王时,西北强族猃狁进犯周人西部边境,王命虢季子白率不其御敌于高陵(今陕西洛水一带)三战全胜,不其因功受赏的史实。
来自山东博物馆的西周颂簋,器盖对铭152个字,记述了周王册命颂为监造新宫的官吏,并赏以官服、旗帜等事。与颂壶、颂鼎并称“三颂”,是西周时期的重要铜器,也是山东博物馆现存铭文字最多的西周青铜器。
再来说说盉(hé如图),这是一种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
商兽面纹铜盉,现收藏于山东大学博物馆,通高37.4厘米、流管长11厘米,一组两件,大小、形制相同。顶盖圆鼓,上有一斜流。扁带状鋬,鋬首作兽首状,鋬下有一垂耳,三肥袋足。通体饰兽面纹。封顶盉在安阳殷墟之外鲜有发现。满饰精美纹饰的商代封顶铜盉在全国唯此一对,其珍贵程度非同一般。
相比之下,章丘市博物馆的唐代三彩盉,显得更色彩斑斓。此盉高8.8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12厘米,腹围38.2厘米,底径6.6厘米,形体圆润、饱满,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具有较高的文物与艺术价值。
新闻推荐
下沉“责任田” 念好“服务经” 夏庄镇机关干部深入一线筑牢稳定根基
全媒体记者管玉杰通讯员刘喜梅5月16日,记者走进莒县夏庄镇荀家村的一家贫困户中,院子中的自来水管流淌出清澈的水,文英...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