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妈妈宅家绣鞋垫 朋友圈里觅商机

黄海晨报 2020-03-26 09:05 大字

本报特约记者 刘明照

纳鞋垫,曾经在那个年代辉煌一时,现在看起来又充满乡土气息的草根手艺,伴随我们的生活一路走来,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之后,正在逐步地淡出我们的视线,那些渐行渐远的往日岁月,只留下这一张张的照片,成为记忆当中最深处的怀念……

“我绣的这些鞋垫,卖得最好的就是带着‘平安’‘双喜’和带着鱼图案款式的。”3月17日,在莒县碁山镇东海村,今年43岁的季秀菊说,她纯手工绣的鞋垫,通过短视频平台和手机朋友圈卖,一双最低能卖200元。

季秀菊介绍,她从十五六岁的时候,看到母亲绣鞋垫,当绣好的鞋垫割开后,花花绿绿的非常漂亮,她就感到好奇好玩,就跟着母亲学习绣鞋垫,逐渐掌握了绣鞋垫的技巧。当看到自己绣的鞋垫非常漂亮,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绣鞋垫看着简单,但是真绣起来,绣出好鞋垫也不是那么容易。”季秀菊说,自己年轻时跟着母亲学习绣鞋垫的时候,开始手指不知道被针扎了多少次,一不小心手指就被针扎破,而且拿针的右手拇指和食指都磨出水泡来。

季秀菊介绍,以前绣鞋垫,除了彩线是购买的外,其他的鞋垫图案、鞋垫模子、麻袋背衬,还有鞋垫的底子都是自己做的,很费工夫。现在比以前容易多了,鞋垫的图案、样板、纱网背衬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

“只要你有耐心,买回来这些必备材料,就可以绣了。”季秀菊介绍说,丈夫在临沂做生意,自己平时就是在家里照顾两个孩子,农忙的时候帮助孩子爷爷、奶奶干点活。其他时间,没事就在家里绣鞋垫,绣一双鞋垫得三四天的时间,一年能绣60多双。

“今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也没法出门,除了辅导上初中的大儿子王剑上网课,还要照顾7岁的小儿子,其他时间就在家里绣鞋垫。”季秀菊说,自己平时也不喜欢串门,以前还打点零工,自从春节过后,出不了门,她就绣起了鞋垫,到现在绣了有20多双了。

“我绣的鞋垫最低卖200元一双,三四天才绣一双,其实就挣个工夫钱。”季秀菊说,她绣好鞋垫就拍照发在朋友圈和快手短视频平台上,有喜欢的就和她联系购买。因为价格不高,一般很快就卖了,也积累了不少老客户。

200元一双的价格,不喜欢的人嫌贵,喜欢的人说价格实惠。季秀菊介绍说,纯手工绣的鞋垫质量好,环保耐用,一双鞋垫能用三四年,如果按时间算的话,一年才50元,比市场上买的几块钱一双的一次性鞋垫实惠多了。

季秀菊说,鞋垫花样有很多,有孔雀、凤凰、鸳鸯、喜鹊等各种动物,还有兰花、梅花、桃花、牡丹等各种花,都代表着不同寓意。有喜鹊是喜上眉梢的,有戏水鸳鸯的,牡丹花开富贵的等,纳的鞋垫带着“平安”“双喜”“吉祥”“如意”等文字的鞋垫也比较好卖。农村的鞋垫花样很多,有自己创作的,有到街上买的,一个传一个,有好的花样传的也快。

手工鞋垫作为一种家的温暖象征,不仅有很强的实用性,还是女性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它不但承载了人们的爱情和亲情,还饱含着祝福和对美好的向往,希望这门技艺能传承下去。

现在市场上机器做的鞋垫比较多,价格也便宜,但是质量不如手工绣的好。季秀菊介绍说,时下坚持手工纳鞋垫的人已经不多见了,机械化已经取代了传统工艺。人们渴望时尚,却在心底怀念手工制作鞋垫的舒适,她自己会依然坚持每天做鞋垫,也想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传统的东西不要淹没在社会变迁的大潮中。自己坚持绣手工鞋垫,是对传统手艺的一种坚守,虽然竞争不过机器制作的鞋垫,但是她坚信一定会有市场。

新闻推荐

城阳街道助力贫困学生线上学习

本报讯(记者厉倩通讯员马晓华)连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莒县城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辖区内线上教学工作,积极...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