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我见证

大众日报 2020-03-09 10:33 大字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沾化冬枣、潍县萝卜、烟台苹果、金乡大蒜……这两年,山东着力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农业特色资源丰富,特色产业和产品众多,是山东农业的优势和亮点,也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过程中,山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这对农民增收形成了有效支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德顺:这两年,我经常带着团队到沂南县双堠镇考察,帮助当地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径。每次去都能看到村庄的一些新变化,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里还多了一些回乡创业的能人。村庄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山东省派驻到村的“第一书记”和基层党组织所做的大量工作是分不开的。我接触到的“第一书记”有思路有魄力有责任感,敢闯敢干,他们熟悉政策,能够把先进发展理念带到农村,也能整合协调大量资源,为农村发展带去了新动能。

云南禾韵园艺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姬翔生:去年,我们在莒县招贤镇的现代化温室大棚里,种出了高品质的玫瑰花。起初,我并不看好在北方发展玫瑰鲜切花产业,因为相较于云南,山东的花卉产业基础较弱、土壤环境先天不足。但山东省乡村振兴驻莒县服务队的队员们“店小二”式的招商服务打动了我,他们先后三次前往云南与我面对面交流,给我带去了一系列的“政策红包”。让我决定带着团队从云南来到山东安家。从合作签约到种出玫瑰花,我们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我们指导当地的花农改良种植技术、成立合作社,与我们一起走上鲜切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滕州市南沙河镇北池村党支部书记秦应炼:今年春节,我们村在国外定居的姐妹俩回家过年,对我说:村子变化太大了,比外国的农村也不差。这是因为,我们坚持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北池村地处城郊,村里有一些闲置的厂房。村里成立了经济股份专业合作社,800多名村民入股,集资整修、新建厂房往外租赁,建起了北池工业园,入园规模以上企业8家,去年纳税1000多万元。1600多位村民中,有400多人在工业园就业,每年工资总收入近2000万元。除此之外,去年合作社每股还分红100元。村民钱包鼓起来了,420户拥有汽车500多辆。产业振兴不仅让村民增加了收入,村集体也收入大增。我们按照村民意愿美化乡村,让村子更宜居。

淄博市博山区上瓦泉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成:上瓦泉村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过去一年,瞄准大榛子产业,我们以上瓦泉村为中心向周边村庄辐射,成立瓦泉片区榛子产业联村党委,充分利用荒山资源打造万亩榛子产业基地,通过游客采摘和深加工业带动周边百姓共同致富。同时,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密不可分。如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小河潺潺穿村而过,村内老房改造的精品民俗错落有致,上瓦泉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田园风光正在成为“聚宝盆”。

栖霞市亭口镇衣家村党支部书记衣元良:我们村以前缺水少路,水上不了山,大樱桃常常旱死,每年收苹果只能用扁担挑下山。宁可干穷了,不能等穷了!在党支部带领下,全村老少用7个月时间,人工开垦山路5.5公里、铺设水管50多公里、修建蓄水池3个,终止了建村300多年缺水少路的历史。这两年,我们又响应市里号召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村里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养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把衣家村发展得越来越好。

省农业农村专家顾问团农经分团副团长刘同理:推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的农业农村出现了很多重要性、方向性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在农业产业方面。当前,山东省已基本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拥有包括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终端型等多种新业态。同时,产业体系中的各经营主体正迸发出强劲活力,具体来看,山东省有9000多个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多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7万多个家庭农场,这些先进的现代经营主体,带动广大农户初步实现了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

(□记者 杜辉升 石如宽 张晓帆 段婷婷 郑莉 孙源泽 杨淑栋 纪伟 毛鑫鑫 方垒 张环泽 刘磊 吴宝书 栗晟皓 从春龙 采访整理并供图)

新闻推荐

日照市领导督导检查春季农业生产工作

本报讯(记者曹楚炜)3月5日,副市长徐淑利带队到莒县小店镇崮西社区春耕现场、金墩社区董家庄村春小麦管理现场督导检查当...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