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无法署真名的捐赠证书
本报记者 管玉杰
2月10日,莒县红十字会办公室颁发了一张署名“店子集爱心儿童”的捐赠证书,这是一张没有署真实姓名的证书,证书背后有着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据莒县公安局店子集派出所民警李征回忆,2月10日上午9点多,他当时正在值班室值班,一名女孩和一名男孩急匆匆地来到了派出所。
“男孩进了我们值班室,放下一个纸包之后就走了。我们打开纸包一看,里面是一小沓钱和一封信,我们接着追出去想要找到男孩和女孩,但是他们走得太快,已经找不到了。”李征说。
无奈之下,李征回到了值班室,他仔细看了看男孩放下的纸包,眼前的一幕让他感动不已,“是600元钱,还有一封信,信上写着‘请警察叔叔转交武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字样。”
当天下午,店子集派出所的民警就将这600元现金转交给了莒县红十字会。
“我们给开了一个捐赠的票据,因为当时也不知道捐款儿童的姓名,我们当时就写了一个署名‘店子集爱心儿童’的收据,也发了一个捐赠证书。”莒县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单恩惠说,希望店子集派出所能够找到爱心儿童,把捐赠票据和证书发给他。
事后,店子集派出所的民警们千方百计地寻找这两位爱心儿童,遗憾的是始终没能找到。
“我们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号上以及我们店子集的爱心志愿者交流群还有警务助理群里都发了消息,但是至今没有收到任何回信。”李征说。
“我们想通过媒体告诉捐款的儿童,你捐赠的600元钱,我们交到市红十字会,通过省红十字会的途径,已经转到湖北武汉疫区。”单恩惠说,感谢这名儿童的爱心。
新闻推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相关规定和民政部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慈善捐赠活动的管理,确保捐赠款物全部及时用于疫情...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