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温暖他人 愿阳光回馈于你
许家强
他是一名医生,乡村医生。据说他每天诊疗、治病都在10人以上,以致邻近乡镇村庄的人得了病,都奔着他来。邻近乡镇的卫生院,因此提出抗议,却依然阻止不住患病的村民,到这个相邻可能远达三四十里的小村,来找这个村医治疗。
在这个医疗产业化的时代,在这个白衣天使基本可以与高收入人群划等号的时代,这个每天忙碌于治病救人的村医,却依然称得上是家徒四壁。
这里的诊疗费,周边最低;这里的药费,周边最低。
就算是挣的最低的钱,他也要拿出来,去做公益事业。
长达二十七年的时间,他几乎没有一天,不在为公益事业奔波。
他倾尽全力,与伙伴们组建并维持了莒县最重要的公益组织之一善益联盟会的运转。
无法计数的个人或家庭受益于他。
在这个冬季,寒潮袭来的时候,他倒下了。11月27日,因主动脉夹层破裂,住进日照心脏病医院。预计60余万元的治疗费用,瞬间让他的家人哭都哭不出声。
我与王有山并不熟,但我们有一些共同的朋友,所以许多年来,我一直断断续续听到有关他的事迹。并没有人将他看做英雄,都是普通的朋友,普通的人,事迹也只是在酒后闲聊时说起,无非是又到哪里做公益了,或者又给哪些病人垫钱了。
画家朋友张亦农的儿子、女儿结婚、出嫁时,我去贺喜,在喜宴上与王有山相遇,喝过几杯酒。感觉这个前额秃了的中年人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衣着也很寒伧,简单聊几句天,他便说到他推动着的公益事业,说在农村地区,公益很需要也很缺乏,他自己身体力行,也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队伍。
我有些感动,从他的衣着谈吐看得出,他的经济条件很一般,而公益事业却成为他骨子里的痴迷。
我表示认同、尊重,同时也简单提示他要处理好家庭与公益的关系,量力而行。王有山连连点头同意,但马上又双目放光地谈他的公益。我便不再多说,只是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帮助,无论是在宣传上,还是在人力物力上。
并没有更多的个人接触。他也只是我众多努力向善却相对陌生的朋友中的一个。
却在一片寒风的路上,突然接到莒县朋友张亦农和卢守文的电话,两分钟内分别打给我的,只通报了一个消息,问了一个问题:王有山病情危重,家境窘迫,我们该怎么帮他?
按下手机,我看着脚下这条城市的道路,落叶纷飞,阳光散淡。偶尔有车与行人,远远地过来又过去。
我有些出神,有些难过。
他健康时,一直在帮别人。现在,他倒下了,我们怎么去帮他?
王有山是莒县招贤王家台子村人,生于1970年。他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并不是名气很大的那种,守着村子,为父老乡亲治病疗伤。因为都是街坊四邻、近村邻镇,因为世代扎根、生长于斯,所以王有山的父祖辈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挟医自重、恃医发财的念头和行为。积德行善,为任何一位村民减轻任何一分痛苦,都是他们至高的荣誉和收获。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成长,以前叫行善,现在叫公益的行事,成为王有山半生的执着。
中学毕业后,王有山参军入伍。1992年复员,回到村里。与父亲一样,进入村卫生所工作。
从此,至今,二十七年,他手下诊治的病人,已无法统计。但他并没有因为辛苦的付出,让家境改善多少。
最初,是村里的两个五保老人,没人照顾,晚景凄凉。刚刚复员回来的王有山,出诊看到,不仅再也不收两位老人的诊疗费,还从此包下了两位老人家中几乎所有的生活起居。
随后,公益之行走出村子,进入到邻村、邻镇、邻县。他能够听到的任何一个需要救助的村民,他都要去看、去了解,去尝试献上自己也许真的微不足道的一份力量。
那个时候没有车,他先后骑废了几辆自行车,乡村阡陌土路上,他单薄的身影,引不起任何人的注意,但这单薄的身影,曾为多少家庭带去微弱却关键的光和温暖。
他曾同时参与救助了莒县、五莲县六个因病致贫的农民家庭,为他们组织捐款捐物,扶持他们走过最困难的时光。
2013年,他与朋友一起筹备组建善益联盟的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但他们坚持下来,并于当年8月份正式注册成立,随后,很快便以不间断的“善益”行动,让联盟成为莒县最重要的公益组织之一。
在龙山镇,一位父亲去世、跟随心智不太正常母亲生活的小姑娘,在他们的持续帮助和扶持下,终于考入一所名牌大学。
在果庄镇,两位母亲去世、家境困难的孩子,连上学都发生问题,也是在他们的扶持帮助下,将孩子顺利送进学校。
公益事业的范围广大,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镇妙桥村邓燕女士,也委托王有山等人,帮她寻找40多年前(1974年)被莒县人抱走的哥哥,当时哥哥只有几个月大。在线索渺茫的情况下,王有山反复奔波走访,终于在碁山镇上峪村找到了邓燕女士的哥哥。
例子举不胜举,这一切,都是王有山的日常生活。
王有山所有的公益行为,从没有感天动地,也不曾激情澎湃。但那任何一件事,若没有王有山以及他的公益队友们的奔波操劳,都可能会是另一种结果,那些结果,很大可能将会改变一些人的一生,让原本可能的阳光,变得暗淡。
王有山只是将这暗淡,重新擦亮。或者说他让自己成为一缕光,让他人本已暗淡的人生,重新变亮。
然而,任何光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永不衰竭的亮光,难以存在。
奔波中的王有山,付出的并不仅仅是他的收入。那无尽大地上奔波着的这一个单薄身影,也并不永远健康。
在这个落叶飘零的冬季,这个单薄的身影,倒下来。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仰看着挟带落叶横掠过城市上空的寒风,我默念着这句话。
他曾经让无数无力前行的人,重新拥有了行走的力量。他曾经秉持公益的信念,背负着重重压力,执着前行。
二十七年来,一元、十元、百元,他无数次为了他人的生活,捐出自己兜里仅有的余钱,将一缕微弱的光,在受助人的眼前打开。
一次次,一缕缕,千百次,千百缕。
爱着人的人,怎能让他失去给他的爱;予人阳光的人,怎能让他失去予他的温暖。
愿爱永恒,愿半生都在为了他人奔波付出的王有山,最终能得到爱的回馈。
2019年12月7日 是日节令大雪
新闻推荐
不忘跟党初心 牢记青春使命 团市委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
本报记者费洪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团市委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