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工业质速”挺起“日照脊梁” 日照市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纪实

日照日报 2019-10-17 02:43 大字

本报记者 裴颖

工业是发展之本,兴市之基,就业之源,是振兴日照的根本出路。

从1989年的“一穷二白”到199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再到2008年突破1000亿元,2014年突破3000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了百倍增长。如今,日照工业发展的后劲更加强劲。

30年来,日照工业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成长步伐呈现提速增质态势,规模迅速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效益水平节节攀升,以工业发展的“加速度”和“高质量”,刷新了城市的成长轨迹,挺起了日照发展的脊梁。

作为主抓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职能部门,日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弘扬“精工智信”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心无旁骛抓工业,聚精会神促发展,推进多项工业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同时,秉承“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理念,竭力做好企业的“娘家人”“暖心人”“知心人”。

厚植产业优势,工业发展“跑步前行”

产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城市强。30年砥砺奋进,日照工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在临港工业发展中壮大,充分利用支撑工业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构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迈入3000亿级。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日照借助国内外市场资源,成功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着力打造涉海临港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钢铁、汽车及零部件、石化、粮油食品四大主导产业,浆纸、建材、能源、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产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临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能级。其中,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已优先列入山东省重大项目布局,实现“双峰并立”。

钢铁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全市第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已列入山东省重点主导产业,正加快打造4000万吨产能、5000亿级规模的劳动生产率高、竞争力强、节能环保优的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山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是国家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上新压旧、上优汰劣”的核心项目,一期一步2017年12月建成投产,一期二步主体工程已全线贯通。日钢集团精品钢材占钢材总产量的80%以上,已建成世界最先进的ESP生产线4条,多项产品位列国内第一或为全球首发,不断刷新最薄热轧带钢纪录。钢铁配套产业园规划发展钢材精深加工、配套服务、下游延伸、新材料、循环经济和物流、商务配套服务6大板块14类细分产业,一个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正在加速崛起。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强势出击,有望发展为日照市第二个千亿级产业。聚焦发展汽车整车企业、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新能源汽车开发等三大领域,加快“引整车、强配套、促集群、提质效”。莒县新能源专用车聚集区、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聚集区、高新区新能源商用车聚集区、市北经济开发区汽车及高端农业装备聚集区和日照钢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耦合发展聚集区已形成“五区协同、竞相发展”的格局。威亚、五征、海汇等企业持续壮大,长城、中兴等项目加快推进。到2022年,日照整车产能有望达到200万辆。

与此同时,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无不焕发勃勃生机。

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双招双引是工业发展的主旋律。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的基础上,日照市已形成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4个省级工业园区为支撑、14个县级特色产业集聚区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园区总规划面积716.62平方公里,园区建设特色鲜明,功能日益完善。

一项项产业记载着全市工业跨越发展的轨迹,一个个数据勾勒出工业加速发展的脉络,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日照工业按下了转型发展的“快进键”。到2018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2家,当年完成总产值2494.3亿元,同比增长1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2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居全省第二,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高2.2和3.2个百分点。

矢志创新引领,工业发展“动能激荡”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工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纵观全球,新业态蓬勃发展,新经济方兴未艾,唯有创新,才能让工业企业以新应新、以变应变,动力十足实现发力超越。

创新平台实现突破。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目前,全市工业企业各类创新平台共522家,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1家,工程实验室100家,重点实验室1家,博士后工作站5家,院士工作站23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85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68家,建成双创、众创、科技孵化器、创业孵化基地64家。

两化融合持续深化。推进信息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大力培育智能制造等新业态,从机械、化工、轻工,到纺织、建材、冶金,每个行业都闪耀着信息化的光芒,从东部大型临港企业,到西部的橡塑加工工厂,智能化的身影无处不在,日照市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增强,为工业降低成本、延伸产业链、提高效率和效益赋予了新的能量。目前,全市实施两化融合重点项目88项,其中,机器换人67项。

信息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今年,日照市启动5G通讯布网,已开通5G基站12处,成立了山钢集团5G联合创新实验室、创泽公司“5G+AI”联合创新实验室、日钢集团5G应用实验基地。目前,全市固定宽带用户达91.87万户,光纤接入用户达68.39万户,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达到74%。全市行政村已实现宽带网络、通讯信号、广播电视全覆盖和贯通,农村50M及以上带宽覆盖率达到91%。全市用户上网速率稳步提升,网络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日照市积极落实制定政策,实施“惠企直通车”,加强政策宣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新能力,引导民企做强做优。今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27.01万户,同比增长19.09%,增幅居全省第4位,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8.5%。民营经济创造了77%的税收,占据63.7%的出口份额,成为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擘画未来蓝图,工业发展“厚积薄发”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主引擎。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稳定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更好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日照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工业发展,把“工业强市”列为五大战略之中,先后出台了《加快工业强市建设的意见》《日照市工业强市战略行动方案(2017—2021年)》,坚定不移地“做大企业、做强产业、做好平台、做优环境”,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今年年初,专门制定了“工业强市建设推进工作计划”,明确年度目标和工作措施,加强日常调度考核,细化落实工作责任,以稳增长为目标,突出抓好钢铁、汽车及零部件、高端化工、信息技术等产业,力促企业稳定发展,力争全市工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全市工业增加值增幅持续领跑,稳居全省第一。

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7%,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9%,三项指标增幅居全省首位;全市百项重点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8.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92.5亿元,项目整体开工率达到95.2%;全市产值过亿元企业135家,合计完成产值1707.5亿元,同比增长9.5%。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现代派沃泰、现代威亚、创泽机器人、中兴汽车等企业均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为稳投资、稳增长,日照市新一轮高质量工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向社会发布并承诺,三年力争完成技改投资500亿元,全面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推动产业集聚、集约、绿色、智能发展,全面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力争到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此举如一盏明灯,为日照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改革潮头之上,在“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在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基地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的机遇下,在双招双引工作深入开展、“12+1”产业规划有序推进下,不久的将来,4个千亿级大型产业集群,3—5个拥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重点产业集群,4个特色工业小镇,将如巨龙出世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全市工业腾飞的锦绣画卷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蔚为大观。

乘创新之风,造工业大成。勤劳的日照人民凝智聚力,满弓劲发,紧握时代机遇,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用信念、拼搏和汗水,积蓄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点燃发力超越的强劲引擎,一步步实现着彪炳史册的“工业强市”之梦。

新闻推荐

传承红色精神

10月10日,莒县第三实验小学少先队员到洛河镇洛河崖社区老兵之家红色记忆馆参观学习。参观完记忆馆,队员们还前往大汪头...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