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让沭河再次焕发光彩
本报记者 曹楚炜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夕阳染红的河面,微风拂起粼粼波光;一袭白衣的鹭鸶宛如优雅的舞者,在天空的舞台上舒展自己的身姿;远处三三两两的野鸭悠闲地寻觅着芦苇间的小鱼……傍晚的沭河湿地,像一首回味无穷的诗篇,萦绕在游人心间。
“沭河是我们莒县的‘母亲河’,我们县94%的土地都在她的流域范围,先人们靠着她的恩泽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诗篇的撰写者之一,莒县住建局副局长徐翱翔向记者介绍道,“这两年我们积极推动‘拥河发展’,打造沭河两岸乡村振兴生态产业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孕育了灿烂莒文化的沭河湿地再次焕发光彩。”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等作用,保护沭河湿地环境还是牺牲湿地发展经济,曾经是莒县政府部门面临的两难选择。近年来,随着林水会战项目的不断深入,莒县政府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坚持恢复自然生态多样性的理念,在前期沭河干支流生态综合治理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沭河湿地生态保育区,同时开展“深化清违整治、构建无违河湖”专项行动,完成了933处河湖问题的整改销号。目前,已完成土方清运40余万立方米,地形塑造330余公顷,栽植水生植物1000万株,沭河断面水质已连续11个月实现稳定达标。
“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我们又对沭河湿地进行了合理的利用与开发,打造了莒县沭河国家湿地公园,按照‘珍珠项链’式结构,由南至北沿线布置了城市绿洲、沭水拖蓝、古今夕照、世纪飞虹、文化圣域、阡陌人间、莒人广场、健身乐园、大河之舞、长波望月、泓天一水等11个主要景观功能区和50个景观节点,形成景观空间和情感空间的双螺旋。”徐翱翔自豪地说。
“河输漓江半山秀,江逊沭河七分幽。”公园的建设,使沭河成为莒县城市一条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希望之河、生命之河与绿色之河。莒县沭河湿地已经成为市民的会客厅、后花园、观景台,对沭河湿地环境的保护,维持了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让该区域成为湿地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地,成为生态平衡的示范区。莒县沭河湿地国家公园还将莒国古城与青峰岭湖区连接在一起,打造了古城、湖区、湿地三大名片,成为乡村振兴的生态带、产业带。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康在香)9月9日上午,莒县农商银行召开“毋忘在莒乡情贷”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莒县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主持,日照...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