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窑管氏:“叔侄三翰林”还是“叔侄四翰林”?
锡云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进士,原意为贡举人才。中国自隋朝建立科举制度,隋炀帝时置进士科,作为科举的科目之一。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及第者皆称“进士”。历代相沿,以进士为入仕资格的首选。明、清两朝,贡士经殿试录取者谓之“进士”。由此可见,进士在科举制度、在封建官吏选拔中的重要地位,可谓处于科举制度金字塔的塔尖。
清光绪二年(1876年)至二十四年(1898年),二十多年间,莒县小窑村(今五莲县于里镇小窑村)管氏族人,十五世管镇(1817—1883年,字静斋,号云亭,太学生)一家考中五名进士,其中探花一人。分别是:
管廷献(1846—1914年),十六世,字士修,管镇长子,清光绪九年(1883年)探花。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后补任江南道监察御史,署兵刑工三部给事中,又先后任永平、承德府知府,以及直隶候补道等职务。辛亥革命后,管廷献回乡闲居至谢世。
管廷鹗(1854—1907年),十六世,字士一,管廷献三弟,先于其兄管廷献,于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翰林。官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等职,曾充任湖北乡试副考官,后调任山西学政,其间曾任陕西、河南乡试正考官。随后,先后任国子监祭酒、光禄太常大理寺卿,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后病逝于任上。
管廷纲(1859—1911年),十六世,字季张,管廷献四弟,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先任广西省怀集关关税监收官,又任省城警察总巡,因顶撞上司被降任雒容县知县。任满迁东兰州,途中闻辛亥革命,未就任返回原籍。后病逝。
管象颐(1867—1926年),十七世,字养山,管廷献子,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改户部主事。后升任员外郎、郎中。户部改度支后升任左参议。宣统三年(1911年)任江南财政监理官加三品卿衔。民国建立后,选为众议院议员。后病逝。
管象晋(1870—1920年),十七世,字康锡,管廷献二弟管廷俊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文渊阁校理、编书处纂修。依例保送知府,分发安徽,赏戴花翎官加三品。在安徽任职,因秉性刚直,与同僚政见不合辞官归里。后英年早逝,年仅40岁。
这五位进士,有四人(管廷献、管廷鹗、管象颐、管象晋)入翰林,管廷献为翰林院编修,管廷鹗为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管象颐为翰林院庶吉士,管象晋为翰林院编修。
中国古时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朝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储备人才的总机关,主要是为朝廷培养后备人才。
这里集中了全国各地的精英,每年朝廷选拔人才大多都会在翰林院挑人,一旦地方官职出现空缺,翰林院的人才就可以被选拔上任。平时则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能进入翰林院的人,被公认为知名学者,老百姓誉之为最有知识、最会读书、最会做学问的人。
无论政治地位如何变化,朝代如何更替,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管廷鹗在《创建始祖祠堂记》中不无自豪地说“嗣是鹗一门之内,不二十年,兄弟父子叔侄成进士者五人,入词林者四。”管荣祺(管象颐子)在《管象颐行状》中说“一门同时成进士者五人,入词林者四人。”词林,意即翰林院或者翰林。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翰林院于皇城内,门额为“词林”,遂有此称。
二十余年间,偏远小村一家出了五个进士。这在当时轰动一时,形成“一门五进士”“叔侄三翰林”佳话,声震齐鲁,流传至今,为世人所称颂。潍阳曹文简公题匾曰“父子兄弟叔侄翰林”。也有人说是“叔侄四翰林”。
那么,为什么有坊间广为流传甚至载入书刊的管氏“一门五进士”“叔侄三翰林”之说,而少有流传“叔侄四翰林”?探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管象颐授翰林院庶吉士。古代从中国明朝起,翰林为政府储材之地。明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清沿明制,清雍正以后,选官更为严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决定。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在清代,翰林院供职的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通称翰林。但是,庶吉士并不能算是正式的翰林,要视在庶常馆里学习三年成绩而定。清朝从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算起至清灭,共存276年。从顺治三年(1646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历258 年,共开会试 112科。有清一代,共考选庶吉士5742人,也就是说,平均每次会试考录庶吉士50多人,平均每年20多人(这样计算未必科学)。由此可见,能成为翰林院庶吉士也是很不容易的。小窑五进士中,有三位成为翰林院编修,一位翰林院庶吉士,这更加重了五进士的分量。
庶吉士虽然不能算是正式的翰林,但既然在清朝通称翰林,而且管廷鹗也是依当时的惯例说“入词林者四”,那么把管氏五进士概括为“叔侄四翰林”,也是完全说得过去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帅)8月7日,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备战参赛和场馆建设工作调研推进会召开。市委副书记李在武出席并讲话,副市长林彦...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