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陵阳街村: 乡村振兴,一路奔跑向前

黄海晨报 2019-07-29 09:41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娟

从“山东省宜居村庄”到“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从“中国最美休闲村”到“中国幸福村”,莒县陵阳街村村民在村党总支书记马先富的带领下,正大踏步地前进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在这条路上他们一直未停歇。

“班长”马先富带领的三次创业

1984年,莒县陵阳街村村两委班子在“班长”马先富的带领下开启了三次创业之路。

上世纪80年代,马先富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先后建起了织布厂、印染厂、纸板厂等十几个企业,到1993年,陵阳街村工业总产值超亿元,建起了全县第一个统一规划的新村,昔日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逐渐发展成为日照市首批小康村。?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马先富带头对村办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让有经验、有技术、有实力的人领办企业,集体将收入的资金用于开发建设果蔬冷储设施,仅集体投资的库位达168个,储存能力达2亿公斤。在此基础上,启动了小康楼的建设项目,一个现代版的新农村模式出现。

2015年起,陵阳街村对产业进行创新转型升级。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建设现代冷链物流,打造高端的食品水产基地。目前已达6万吨冷链物流的规模,成为山东省商务厅示范工程,年增加集体收入1000万元。同时,发展新兴产业——— 光伏,三年时间共完成投资1.5亿元,建成了一个技术先进、规模达25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的发电量可达3600万度,年集体经济跨上3000万元的台阶。

三次与时俱进的创业,做实、做强、做长了村集体经济。目前,陵阳街村总面积1007亩,人口752人,以冷链物流、光伏发电、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2018年工农业产品营销额突破30亿元,集体经济收入3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4亿元。

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经济发展了,把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放在长久地改善民生上是陵阳街村一惯做法。他们依靠不断壮大的集体经济,努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2005年起,陵阳街村先后投资一亿多元,建成户型135平方米的公寓楼一座供村民免费入住,306平方米的小康楼200户,村民交10万元即可入住。投资1500万元建成辐射周边7个村庄的综合服务大楼、社区服务大厅、超市、医院、警区、幼儿园等。村民不出村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不但如此,陵阳街村还补贴农业发展,每年给予农户补贴每亩300元。上幼儿园、小学不出村,村内6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住房并每月发放米、面、油,并按年龄给予约平均400多元的月补贴。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陵阳街村在注重村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不断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自2012年起,全村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陵阳河工程改造;投资建设了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中型污水处理厂各一座,全村污水达标排放,2017年夏通过了省市两级的环保验收。开发建设了陵阳河文化公园项目,共投资1.13亿元,占地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大大提高了村民居住水平。

同时,陵阳街村依托千亩桂花园,重点打造“陵阳富桂园”这一集文化、桂花、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擦亮了“中国陵阳桂花节”这张闪亮的名片。

乡村振兴要一茬接着一茬干

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陵阳街村一直在路上,正如村党总支书记马先富说的那样“乡村振兴要一茬接着一茬干”。

进入新时代,陵阳街村乡村振兴又有了新思路。村两委按照国家方针政策,依据已有的基础,提出了四提升,三突破,即产业发展水平,村民宜居水平,文化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在引进建设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全方面实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美好的规划愿景还需要脚踏实地的真抓实干,陵阳街村两委确定了重点发力方向:

加快实现老产业的改造提升。对已形成规模的冷链物流产业和光伏产业,要尽可能地完善配套设施,全面改善经营,消化吸收各项技术,使其在两年内实现产能的最大化,使其集体经济收入达5000万元的水平。紧盯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契机,用十年的时间,使园区达到100亿、效益10个亿的产能。

用现代理念将农业改造成统一的大产业。用2年时间,加快改造“陵阳富桂园”,使其成为一高端的城市景观。在此基础上,眼盯全村千余亩的水、溪、林、田,用现代农业的模式,重新进行规划,分期投资改造,最终成为一个大园区、大景区、大产业。从根本上改造农业单一的产业功能,从而达成保护生态和促使农业经济良性发展的目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新闻推荐

临矿党委开展“寻找初心淬炼党性”现场教育

□记者左丰岐通讯员崔鑫银萍张璞报道本报临沂讯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深入...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