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你会选择机构养老吗?

黄海晨报 2019-07-24 09:42 大字

本报记者 谢岩

抱团养老、旅居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无论你是否已经年老,养老问题都正在逼近,祖辈、父辈或自己,养老,已经成为一个触手可及的话题。

2019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的人口数据,我国最新的老年人口数据为:2018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即将步入深度老龄化。

退休后,如何度过夕阳西下的晚晴时光,对于相对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来说,可以有诸多选择,但是,是旅居还是抱团,是居家还是候鸟式地在儿女家轮住,或者选择养老机构,并非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更关键的是,老人的身体状况。

“来我们这里的老人,基本都是刚需。”在莒县惠安颐养中心,负责人赵建军介绍说。坐落于浮来山下的惠安颐养中心,建成于2016年,是莒县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医养结合、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浮来山下,占地100亩,设计养老床位300张。赵建军介绍,中心现有管护人员60名,中心在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莒县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残疾人托养服务职能。

赵建军介绍,按照医养结合的要求,中心配套设立综合一级医院,根据老人的照护要求,设置不同等级的生活护理区,制定详细照护流程及康复计划。同时设置棋牌室、图书室、书法绘画室等健康娱乐设施。目前中心有131名老人入住,年龄最大的98岁,最小的54岁,多处于失能和半失能状态。

在当前的社会现状下,因为人口流动的加剧以及大量的独生子女,造就了众多的“空巢老人”,导致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养老需要,整个社会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正因为你们孝顺,我才要去颐养中心!”

今年86岁的李长敏,是惠安颐养中心的“名人”,也是第一批入住的老人之一。老人故乡在威海市文登区,19岁时,她从山东公安干校分配到莒县公安局,之后又在长岭镇、招贤镇、莒县机械厂、电业局工作。1984年,在一次意外煤气中毒后,老伴离世,她的背部和腿部也留下了后遗症。退休后,在广场上认识了比她大两岁的好姐妹老丛。“咱们都只有三个儿子,没有小棉袄,等老得不中用了,就找个养老院住在一块!”老丛腿脚好,亲自“考察”了临沂、日照等地,最终打听到浮来镇的惠安颐养中心正在建,两人那会身体都还不错,还一起骑自行车去实地“考察”过,就是浮来山下,环境风景都不错,相约着等建好就一起入住。可是此后不久,老丛却患了脑瘤去世了。

2016年,时年83岁的李长敏无意中扭了腰,只能在床上躺着,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轮流排班请假,回家照顾她。19岁就参加工作的李长敏,一辈子爱岗敬业,看到孩子们为了照顾她天天轮流请假,心里不是滋味。忽然想起前些年和老姐妹一起去看过的位于浮来山镇的惠安颐养中心,让儿子一打听,正在试营业。

“正因为你们孝顺,我才更得去颐养中心!”三个儿子不同意,做了一辈子妇女工作和办公室工作的李长敏,又给儿子做起了思想工作,经过咨询试住,李长敏成了第一批入住的老人之一。

到颐养中心一个月,李长敏的骨折明显见好,“一日三餐不重样,还有护理员照顾着,怎么能不好得快!”86岁的李长敏快人快语。做保健操、写毛笔字,看看新闻和战斗片,儿孙隔三差五地来看望,李长敏觉得日子过得很舒心,并且成了中心的义务宣传员,在她的带动下,十多个老熟人也在颐养中心住下了,他们成了更熟悉的“邻居”。

“就爱在这里薅草锄地栽花!”

今年87岁的李夫祥,在颐养中心已住了两年半。曾经在陵阳镇陵阳街道当小学教师的他,退休后给中学当过门卫,后来又在两个儿子家轮流住,两个女儿也常常去看他,可老人家总觉得住楼的日子缺点什么。

2017年正月十六,过完了新年的李夫祥来到了惠安颐养中心,一看到花园里那一片花草,老人顿时来了精神。“我就喜欢侍弄花花草草,早上溜弯后打打太极拳,早饭后就到花园里忙活,薅草锄地栽花,还有几个老弟兄一块都上手。你看,这一片花草,从小苗开始侍弄,现在都开了各种颜色的花,看着心情就好啊!”

“儿女每个星期都来看我,前两天,孩子说要来给我送鸡,我说这里是鸡鱼肉蛋都不馋,很理想的养老地儿啊!”连着两个春节,老人都在颐养中心过年,“在这儿热闹啊,吃得好,还有来演出的,同年般岁的也有呱拉!”

李长敏也已在颐养中心过了三个春节,“儿女们都住楼,我这腿脚不好,回去太麻烦,在这儿过年还热闹!”

李夫祥老人思路、语言都很清晰,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养生秘方:无论冬夏,一年365天,坚持用冷水擦身体,他已经坚持了30多年,“开始觉得冷,后来就习惯了,坚持这个习惯,准保你不感冒!”

“就为了老伴摔倒有人扶也得去!”

“2017年12月26日来的!”今年81岁的徐立英老人记性很好,当年莒县县委大院的二层楼拆迁,她和老伴只好去住女儿家四楼的房子。可是老伴2015年得了脑血栓,出院后就留下了后遗症,腿脚不能走了,脑子也支配不了四肢,经常不记得自己不能走,所以一动就摔倒。当时就已近80岁的徐立英,见老伴摔倒了,又没有力气拉不动他,所以无论白天夜晚,都得给儿子或女婿打电话,来帮忙把老伴拉起来。

“这样不行啊!就为了老伴摔倒有人及时扶起来,咱也得找个养老院!”在莒县工作的女儿不同意,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儿媳一回家,老人就让儿子去打听。儿子儿媳就开车拉上老人去现场考察一番。一看到颐养中心的广场绿地,还有医院,老人立刻就拍板:马上去!

“刚来时,老伴十天半个月的犯一次癫,打骂护理员啊!我说你一辈子没打骂过人,怎么老了这样啊!”徐立英说老伴前半辈子当兵,抗美援朝的战场都去过,转业后也是干部,自从得了脑血栓就留下了后遗症。好在经过医治,如今93岁的老伴虽不能走,也不再犯癫,可以坐轮椅到户外转转,有护理员看护,和他住在一起的徐立英,也有时间到广场上健身或到会议室做操了。

“刚来时女儿还怕吃得不好,我说‘是饭充饥,是衣当皮’,再难还难过六零年那会?来了才知道,这比在自己家吃得好得多!现在每天早上一包牛奶,周一吃鸡周二吃肉周三大包子周四吃鱼……”曾经熬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老人,对于饭食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记性也格外好,每天不重样的营养搭配,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认可。现在住在莒县和日照的儿女们经常来看望他们二老,远在北京的儿子也很放心,每逢年节都带着孩子到颐养中心探望。

“上咱家去坐坐吧,就在207。”老人热情邀约着,俨然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新闻推荐

13 万余户农民喜领耕地补贴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付瑶)近日,莒县13.65万户种粮农民领取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涉及补贴种植小麦面积30.29万亩,补贴资金达37...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