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好故事”讲出精气神

日照日报 2019-05-15 06:25 大字

本报通讯员 王哲

老家桑园故事多。如今,桑园镇的好故事又讲出了新花样。

“‘故事会’来了,大家伙都来听一听。”一大早,桑园镇大库沟村党支部书记崔荣吉在村里转悠开了。

不一会儿,村会议室里就挤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琢磨这次故事会又带来什么“好故事”。

没有寒暄客套,也没有场面话。莒县检验检测中心派驻第一书记庄乾东的宣讲颇接地气,不用电脑和PPT,与党员村民团坐在一起,开始了面对面聊天式宣讲。“今天就讲一讲咱们村的90后全国人大代表———我们的‘好闺女’崔久秀。”

这才刚开场,台下就起了兴致。一听是“老乡”的故事,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大家伙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90后的崔久秀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新疆工作,主动申请到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萨依巴格社区任职。离家4000多公里,哪个儿女没有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崔久秀就躲在被窝里偷偷哭。”“困难并没有打倒她,在边疆的日子她扎根基层和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当地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崔古丽’……”

讲者,动情;听者,动容。一个小时脱稿宣讲,大家听故事、学经验、思发展。今年以来,桑园镇的“故事会”在各村创新推广,成为一种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促进乡村发展的好法子。

听完故事后,大库沟村党支部书记崔荣吉的心热了起来。“崔久秀是咱们村的好闺女,是咱们村的骄傲,是咱们干部的好榜样,一个小姑娘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办了那么多实事,咱还有啥理由不给老百姓好好办事。”这几天他正跟庄乾东合计,准备把村里闲置的土地流转出去,因地制宜发展蔬菜大棚和林果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让村里变变样,让乡亲们的收入再往上长一截。

“讲好桑园故事”引发了全镇争做落实先锋、密切干群联系的“蝶变效应”。过去,干部干事创业有过“脚踩棉花”的恐慌。如今,“赛马场”上比担当,“脚踩大山”的底气越来越足。“故事会”已经成为干部能力的“练兵场”、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讲”出了实干担当的精气神。

一个个好故事,还如春风化雨般,润进了老百姓的心窝窝。身边有了“好榜样”,焕发了乡风文明新气象。崔荣吉觉着除了干部精神状态变了样,老百姓的心也热乎了。就拿当前的美丽庭院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来说,过去苦口婆心做工作,老百姓还不买账。现如今,谁家门口有“三大堆”,网格员一提醒各家各户自觉扛着“家伙事”出来清理。村干部不再唱“独角戏”,推动工作顺溜多了。

“给群众讲大道理,群众不一定爱听,也不一定能听懂,但给群众讲故事,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故事会’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讲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好故事,从身边树典型,让文明更鲜活。”桑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高义谈起推广“故事会”的初衷时说。“这个思路有创新,有了金点子还要钉钉子,得尽快落地。”党委书记陈国强给予大力支持,当时二人一合计,没两天就敲定“故事会”。

“过去我们经常举办‘家庭故事会’活动,现在我们用‘故事会’重拾传统,加强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行动凝聚起来,共同为建设老家桑园贡献力量。”陈国强说,“故事会”,既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延伸,还是提振精神聚民心的重要手段。

从上疃村走出的军旅画家张立功、从大窑村走出的大学教授管仁国、从解家沟村走出的医学博士秦绪光……一个个好故事,走进了机关干部的集中学习会,走进了学校课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据陈国强介绍,“故事会”既要讲出“高大上”还要带点“乡土味”,下一步还要多讲一讲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发挥好故事“1+1>2”的聚变效应。

今年以来,桑园镇以“两个落实年”为抓手,深入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林果兴镇、旅游富镇“四大战略”,全力推进乡村振兴。1—4月份,全镇实现财政收入667.2万元,超额完成预期目标。该镇积极推行“三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有序化。同时,深入推进农村党支部书记“领头雁”培育和村级集体经济“清零倍增”、弘扬公心精神推动乡村振兴“一工程两行动”,开展党员干部“比公心、赛服务,比本事、赛发展”活动,切实增强农村发展后劲、增加村级集体收入、提升农村干部能力素质,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好故事”引领乡村“大发展”。故事不散场,老家桑园还将迎来更多的喜和乐。

新闻推荐

农发行莒县支行投放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中长期贷款9800万元

本报讯(通讯员徐纪德于晓丽)日前,农发行莒县支行向莒县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放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中长期贷款9800万...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