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大集:熙熙攘攘300年 源远流长到今朝

黄海晨报 2019-04-18 09:26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娟/文 冷炳豪/摄

桑园大集老吗?已有300年的历史!

桑园大集新吗?刚迁了新址,提升了颜值!

如果从有史料记载算起,桑园大集约有300年的历史。桑园大集不但历史悠久更是名副其实的大集,上集人数曾达到万人以上。

随着历史变迁,许多热闹的集市或萧条或消失,桑园大集一直活跃到现在,春节前刚整体搬迁,依旧是当地人气最旺、规模最大的大集之一。

相传,莒县桑园因牛郎织女种植桑树而得名,对于这个传说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桑园大集却有着明确的历史记载。

桑园大集位于莒县桑园镇桑园村,据《莒县志》中记载:桑园集始于清初,逢四、九开集,上集人数10000人,当时集市规模分大、中、小3类。一般上集人数在万人以上者为大集,5千至1万人为中集,5千人以下为小集。在当时,桑园集是名副其实的“大集”,也是居民吃穿用的主要消费场所。

桑园大集原本在莒五公路,每次逢集,将这条莒县通往五莲的主干道围得水泄不通,今年春节前刚迁到路南60亩空地上并且根据经营品种划分了土杂市、活鱼市、鸡蛋市、水果市、百货小商品市等十多个市口,整体划一,既规整了秩序也提高了颜值。

上集早下集早,一直是北方集市的一个传统。

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七,早上7点多,桑园大集已经有了很浓的烟火气。

油条摊上的老板早已把炉火烧的很旺,炸好的油条高高地堆在铁丝编织的铁筐里,香气飘得老远。从峤山镇、招贤镇、高泽镇等周边乡镇赶来的1000多个商贩开始搭建摊位,在60多亩的集贸市场上绵延数千米。

8点开集,9点集市上已经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打招呼声不绝于耳。摊位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吃的、用的、穿的、当季的、反季的,应有尽有。

一直觉得大集最能彰显一座城市的市井气息,也是最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地方。时间久了,本是陌生的两个人,在一来二去的交谈中可能还会聊起家常来。

你杀了只鸡,我宰了条鱼,哪个秤给的高,哪个摊物美价廉,都会成为谈资。

10点,集市进入最热闹的时候,在集上转悠了几个来回的主顾们,经过货比三家开始锁定心仪的商品进行讲价。商贩们则把大喇叭开到最大音量,用分贝来抢夺着顾客,或者将最好的货品摆到最显眼的位置,以求吸引前来赶集人的目光。

进入11点,赶集的人开始逐渐减少。劳碌的商贩们开始清算一上午的入账,收入颇丰的会买上根油条卷上煎饼吃个稀罕,或者喝碗羊肉汤解解馋,收入少的则吃着从家里捎来的干粮就着水,心里盘算着下一个集怎样把货卖的多点。

12点半后,有的商贩开始收拾货品,准备下集,有的则坚持到下午2点左右,希望能等到多的主顾。

春集其实是桑园大集一年中最清闲的集。由于春忙,有些商贩会不出摊,赶集的人也相对少。但是有一部分人,无论春夏秋冬不会漏掉每一个桑园集,他们不是为了生计,而是将赶集当成了生活消遣。

卖箢子的老崔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68岁的老崔,赶了50年的桑园集。用他的话说,将副业赶成了主业。“挣工分的时候,赶集是个副业,挣点零花钱。现在老了,赶集是主业,为了见见老熟人,拉拉呱,聊聊天,打发日子。”

老崔摊上的箢子、簸箕、笊篱、笸箩等农家生活用品都是自己编织而成,现在会这门手艺的并不多见。

老崔的箢子从3元卖到了80元,顾客是越来越少了。老崔说,这些老物件也就是老年人买来用,年轻人没有用的了。

为了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老崔的编织开始与时俱进,以前编过粪筐、笸箩,后来是箢子、簸箕,现在则增加了很萌的小鸭状笊篱、拳头大小的箢子、可爱精致的小果盘等。

回忆以前的桑园大集,老崔的记忆就像一部飞速运转的放映机,有成千上万个影像,在脑海中闪过,却抓不住多少内容。“以前有卖旱烟袋的,有用马拉车卖大白菜的,还有耍杂耍的。现在和以前比变化很大,我一时还真说不出有哪些具体的变化来。”但是老崔有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现在赶集的人少了,年轻人更少。“小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或者逛超市,没多少喜欢赶集了,集上老年人居多。”

其实,在集市上有一处年轻人比较集中的地方,那就是集市最南端的成衣市。摊主大多是80后的年轻人,以夫妻俩为主,他们是集市上新一代摆摊人,他们对时尚的把控敏感。背带裤、直筒裤、风衣、卫衣……他们为这个大集增加了时尚元素。闲暇之余他们会玩抖音、快手。虽然对互联网冲击着销售价格他们颇有微词,但是他们也是网络中的一份子,离不开互联网。

“你们这是干什么的?”

“给蔬菜做检测,看看有没有农药残留。”

“给我检检刚买的芸豆吧。”

4月11日,身穿白大褂的食品安全快检人员一出现在桑园大集,就引起了围观。不少赶集的老百姓围上前来看个究竟。

快检工作人员熟练地将农药洗脱液涂到胡女士送检的芸豆表面,然后进行擦拭,擦拭2分钟后,将擦拭出来的汁液滴到农残速测卡上,静置7分钟后,将速测卡折叠压实。“变蓝说明蔬菜没有残留农药。”工作人员说。在等了3分钟后,速测卡显示为天蓝色,检测员判断检测的芸豆农残留量不超标。

另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对市场内的羊肉进行瘦肉精抽检。他将1克羊肉放入器皿中,加入0.5毫升样品提取液,通过蒸煮,提取析出的上层液体,加入三滴到瘦肉精检测条。5分钟后,结果显示抽检的羊肉合格。

当天,日照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所采用的食品安全快检技术,能快速得到食品质量相关数据,比如农药残留、亚硝酸盐、瘦肉精等检测,只需1到30分钟就可出结果。在大集上,快检人员检测了猪头肉、羊肉、咸鱼、蚕蛹、韭菜等15个样品,全部合格。

“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快检工作人员王朋告诉记者,自3月份启动快检进集市活动以来,通过对12个大集160余批次食品检测,明显感觉到大集的食品质量比以前有明显提高,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渐增强,而且越靠近城区,食品安全意识越强。

新闻推荐

千亩桃花争奇斗艳

本报讯(记者管玉杰通讯员赵惠卿)4月13日上午,以“人文古镇·新城陵阳”为主题的莒县陵阳街道首届“三月飞花”乡村旅游文化...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