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姑戏 抹了蜜

黄海晨报 2019-02-18 09:25 大字

本报记者 谢岩/文 冷炳豪 刘成/摄 实习生 金子淳

红毯在泥地上一铺,便是戏台;幕布在两棵树间一拉,便是“出将”“入相”之处。

“胡团长,新年好!今年来得早啊!”大年初二,老胡和他的夏庄镇周姑戏剧团一到荀家村,就忙活起来,来往的村民都过来打招呼。

在夏庄镇,甚至在老胡的家胡家孟堰村,说起胡剑夫,几乎没有人知道,说起唱周姑戏的胡剑夫,“啊,那你得说胡团长,一说胡团长,满夏庄镇谁不知道呢?”村路墙跟下晒太阳的老人们张开缺牙的口,笑出了皱,异口同声。

今年82岁的老胡当周姑戏剧团团长已有44年,从民办老师,到1975年任公社宣传队队长,后担任周姑戏剧团团长,老胡一直坚守民间戏剧阵地。

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红火,九十年代的萧条,周姑戏剧团散了又聚,聚了又散,老胡矢志不渝,终于在2005年迎来第二个春天。

这一年,胡剑夫带领的夏庄镇周姑戏剧团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庄户剧团;第二年,莒县周姑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胡剑夫又开始了早出晚归的演戏时光。现在,82岁的老胡,从家里到镇上排练室十多里地,他骑电动车18分钟就能赶到。等戏散了场,晚上十点多往回赶也是常事。

“老百姓喜欢听啊,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就像咱团里的演员,都是打小喜欢周姑戏,可是,只有到了当公公婆婆的年龄才有时间来唱。”

“我从小喜欢周姑戏,可是父亲不同意我唱戏。这几年孩子大些了,老伴拗不过我,才同意了。”今年52岁的赵国芬是老胡任命的新团长,也是全团最年轻的演员。

薛兰英,老胡的儿媳,57岁,“她从小喜欢听戏,也是孩子大了才进剧团。开始我觉得爷俩在一个团里,怪不好意思的,后来慢慢习惯了。”老胡总是一副笑脸,儿媳在团里,经常给他替戏,也能照顾着他。

“剧团一直保持8到12个人,现在有4个请假的。所有的戏、所有的角色,所有的人都得会,即便有请假的,也不耽误演出。”

一辆江淮卡车,后斗加了盖子,加了锁。“这是2012年我们剧团在鲁南地区演出获了奖,省里奖给我们的演出车。”

车后斗里是剧团的全部家当,幕布、红毯、戏服、乐器、灯光、音响……甚至还有小板凳和脸盆。

一只鸡受惊了,从路旁的鸡窝飞到红毯上,拿着二胡刚要坐下的文玉庆快步过去,把鸡撵走。“我60岁了,跟着剧团演出四五年了。也爱唱,可是老伴不同意,那就来拉个二胡吧。”文家抱虎村的文玉庆曾在部队文工团工作多年,拉得一手好二胡。两个儿子如今都在外地安了家,他就天天跟着剧团演出,手里那把两千多元钱的二胡,是儿子专程从上海找音乐专家给挑的。

正在路边化妆的赵永梅,来自夏庄镇尹家湖。54岁的她,平时得去接孙子上下学。“在家做着饭唱着戏文,晚上再到镇上排练。”重重的油彩,把她眼角的皱纹遮去不少,笑起来,有细细的粉色纹路。

65岁的艾桂翠,是这场《娶婆婆》的主角。她8年前开始跟老胡学周姑戏,“咱都是跟胡老师学的,剧本也是他编的。”在浙江师大做教师的儿子尤其爱听她唱周姑戏,为了排练方便,儿子还在剧团排练室附近的小区给老两口买了房。“儿子还把我唱的戏装进小U盘,带回家里看!”艾桂翠的脸,笑成一朵菊花,“老伴更喜欢!让我啥也不用干,就唱戏给他听就行!”

冬日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着,老人们早听了村里喇叭的广播,拎着马扎,在红毯前坐好,竟排了三四排;也有大姑娘小媳妇相携着在一旁站定,听着听着就不走了;更有骑着三轮、开着客货的爷们儿,一看路被堵了,索性在路边蹲下听起来。坐着的、蹲着的,站着的,围着戏台的半圆有近200人聚精会神地听着这“抹了蜜”的“拉魂腔”。

《娶婆婆》《好亲家》《三妯娌争爹》,两个小时,8个人的剧团演了3部现代戏。一部扬琴、一把二胡、一面鼓、一套锣和掌板,演员下了场,就坐上演奏席,轮番调换。三出戏演完,收拾家伙什,再赶下一场。

“一年得演一百多场!年初县文化馆给分了61场戏,是‘一村一年一场戏’的要求,有几场戏留着年后演的。当时33个庄户剧团,我们得了一等奖,一场戏补贴1000元。每演一场戏,我们拍照片,然后报表,最后领补贴。2017年除去所有的油费、化妆费用,大概一人分了6000来元。2018年加了‘一校一场戏’,场次更多了,应该还多些———不为挣钱!还不就是喜欢周姑戏!”赵国芬语速很快,涂了脂粉的脸上表情认真,说到热爱,又不禁笑了。

“小梁,还是你打前站!”赵国芬干脆利落地走向卡车。除了她开车,双排座的驾驶室还能坐5个人。

“小梁”,是53岁的白马坡村民梁左奎。浓眉大眼,肤色较白,一看就常演小生,“没错,一般演小生,传统戏也演老生!我前年才跟胡老师学周姑戏,现在早晚送了学生就到剧团排练或演出,两个女儿都支持!”梁左奎开一辆五菱的面包车,也在村里开校车。这个剧团里最年轻的演员,出车出力的活总少不了他。

来到下河村里,太阳已经红了脸,落在村头的树梢上,慢慢变成橙色的鸭蛋黄。

几经辗转,剧团选定在小河边的空地演出。冬日天短,演员们拉好幕布,暮色也从四面八方合了上来,温度渐渐降至零下。

两米高的金属灯杆,一侧一个灯罩,老陈接了线,一按开关,却只有左侧的灯亮了起来———

灯光耀眼的一瞬,锣鼓敲响的那刻,棉袄棉鞋的农村儿童,粉墨艳丽的皱纹老脸,河面上围拢的暮霭,幕布旁赶来的乡亲……

夜色之下,庄户剧场的乡土味儿浓酽得仿佛无法化开,空气中某种情绪黏稠得似乎无处着墨……演员们的脸上,也好像染上了一层肃穆。

老胡擦了下眼睛———上了年纪,迎风就流泪,“老陈既是我们的灯光师,也是音响师,还是电工、修理工……所有的技术,他没有不会的!”擦干了眼泪,老胡笑着说。

65岁的陈贵平来自夏庄二村,是个扬琴手,“我以前弹月琴,后来从网上学了扬琴。”打开手机调音APP调着琴弦,老陈真不愧“技术男”。“不会了就上网查,网上什么都有!”说完,老陈又忙着去调音响。

“这里是舞台,不能走!”几个调皮的娃踩上红毯,老梁忙着去赶。

“天晚了,人不多呢。”隔着一层幕布,穿着单衣换上古装戏服的赵国芬伸头看了看台前。

“怪冷的,喇叭吆喝几遍了,就来这几个人。”刚换好小生服装的赵永梅说。

换好了棕褐色老生服的艾桂翠,来到演奏席拿起了铜锣,老胡举起用树枝做的鼓槌,老文架好了二胡,老陈也坐到了扬琴前。老胡一点头,音乐瞬间爆响,锣鼓声最是响亮———庄户剧场的第二次暖场音乐,一下子打破冬日黄昏里小村的沉寂。

赵国芬穿着薄薄的彩鞋,脚冻得猫咬一般,不停跺着。“演出就这样,冬天冻死,夏天热死!有时正演着,大雨就哗哗下来了,躲都躲不迭!今年还好,分的戏都在夏庄镇演。前些年,我们去峤山、库山演戏,晚上就拿这红毯打个地铺,带着铺盖。从点上花生就离家,到收花生才回来!”赵国芬一边跺着脚,一边脆生生地述说,“这不,(正月)十五前,俺们联系了一场戏,在峤山演,还得捎着铺盖、泡沫和电褥子,上村委会办公室里打地铺!就是胡老师,这么大年龄了,去打地铺有些遭罪!”

六点半,天完全黑了,台上五色生辉,台下的黑影里,紧凑地坐着二三十人。

“台下就一个观众,咱也一样演!”

传统戏剧《恩怨情》,就这样开演了。

越来越重的寒冷和越来越深的暮色交织着围拢来。台上,是未了的恩怨情仇,台下是入戏渐深的五味杂陈。

——冰冷与黑暗,挡不住唱戏和听戏的热情。

——周姑戏,果然是“抹了蜜”的吧。

相关链接

周姑戏,俗称“周姑子戏”或“肘鼓子戏”,是莒县及周边地区人民喜爱的地方戏,也叫“拉魂腔”“拴老婆橛子”“盘凳子”。莒县境内有一民谣云“周姑戏,娘们儿的事,男人不屑听,老婆抹上蜜”。其传统剧目有300多个,但无笔录剧本,皆以师承关系腹本传授。

新闻推荐

寒假学做过门笺

2月12日,莒县阎庄镇组织莒县第一实验小学、莒县第六实验小学和青岛路小学的部分学生家长来到阎庄镇大北林村,参加过门...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