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数”说莒县教育

日照日报 2018-12-29 02:13 大字

本报记者 宋庆艳 通讯员 孙安福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加大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强化社会公平和谐,在责任与坚守中追逐教育梦想,是各级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所在。

2018年以来,莒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对教育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莒县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教育各项事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擦亮了“莒县教育”品牌。

这是一组温暖的数据。

——2018年,莒县“全面改薄”项目完成投资1.78亿元,建成教学楼35座,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新增班级222个,新增学位10170个。——— 2018年,“解决大班额”项目完成投资0.86亿元,建成教学楼13座,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新增班级72个,新增学位3295个。

——2018年,莒县30处普惠性幼儿园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0.35亿元,建成教学楼13座,建筑面积8.16万平方米,新增班级159个,新增学位4740个。

——2018年,全县本科录取3471人,比去年增加200多人,再创新高。

岁末年尾,让我们随着这组数据,一起梳理莒县教育一年耕耘后的温暖和收获。

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

党建引领是发展的基石。根据上级党委要求,2018年2月,成立莒县县委教育局工作委员会,下辖3个党委,55个党总支,所属党支部总数243个、党员3990名。新成立的党工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根本、思想建设为基础、全面规范为重点、“红烛先锋”为标志,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工委统一领导、学校(幼儿园)党组织具体负责的党建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社会满意度跃居全市第二名。

携手莒籍外地专家搭平台共谋育人大计

用亲情乡情开路,吸引莒籍外地专家和学者,搭建平台共商教育大计,是今年莒县教育局拓宽教育思路的又一创新之举。

5月26日,莒县县委县政府主办的“毋忘在莒”教育发展主题对话活动在莒县教育局举行。活动邀请来自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十几位莒籍外地专家、学者,共话莒县教育,共谋育人大计。

与会专家立足莒县教育现状,先后从名师带动引领、教师素质整体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中学音体美教学、校际交流合作、生涯规划课程研发、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政府教育政策倾斜与财政投入、教育领域扶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外莒地大学生就业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诸多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了经验,针对莒县教育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诚恳表示,一定会竭尽所能,为家乡教育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长职级制改革稳步推进80后校长渐成中坚力量

校长职级制改革是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2018年,莒县先后4次对中小学校长、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交流,共公开选聘校长20人,交流任职23人;公开选聘副校长(副园长)86人,交流任职50人。

按照“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次,对校长职级薪酬进行了定级,同时根据校长职级制薪酬新标准及各学校的督导评估成绩,确定了各学校副校长的职级制薪酬。

另外,为建立一支以80后为主、70后为补充的校长、副校长后备人才队伍,教育局从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选拔出17名年轻教师,分别到市直和县直学校挂职,挂职结束后,莒县教育局根据需要重点培养、优先聘用。

县管校聘改革掷地有声均衡发展广育英才

城市的“学区房”“择校热”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顽疾,面对难题,莒县教育局以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为抓手,打破教师铁饭碗,优化县域内师资配备,有效激发教师活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公开招聘吸纳人才。制定《莒县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履行对教师的公开招聘、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等职责。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2018年共计招聘招引教师500名。其中,采取直接面试方式,招聘全日制毕业研究生以及全国“985、211工程”高校毕业生、全日制师范类一类本科和提前批次毕业生29名,引进县外骨干教师20名。

其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在编教师231名,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聘教师220名,引进县外骨干教师19名;2018年,乡镇之间调配交流109人,县直学校之间调配交流51人,乡镇城区之间临时借用30人,镇域内教师交流261人,超编学校分流富余人员26人,安排支教顶岗100人。制定《选聘部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办法》,从乡镇选聘90名教师到县直学校任教。

提升教师待遇。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评选表彰市、县两级优秀乡村教师276人,优秀乡村教育工作者44人,教师节发放奖金500万元,乡村教师队伍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校长职级制和县管校聘制度的深入实施,增强了教育内生动力,释放了学校发展潜力,为城乡教育统筹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教育重点工程多点开花补齐软硬件短板

教育是民生基础,学校项目建设更是发展教育的基础。2018年,莒县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推进有力,“百日攻坚行动”效果显著。

“全面改薄”成绩可喜。“全面改薄”项目完成投资1.78亿元,建成教学楼35座,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新增班级222个,新增学位10170个。“解决大班额”项目完成投资0.86亿元,建成教学楼13座,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新增班级72个,新增学位3295个。

学前教育不再“捉襟见肘”。列入2018年的“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30处普惠性幼儿园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0.35亿元,建成教学楼13座,建筑面积8.16万平方米,新增班级159个,新增学位4740个。学前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越来越彰显。

创新课堂自主变革带动教育教学全面变革

课堂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全县各学段围绕着培养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为抓手,通过“课堂教学大比武”“微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等主题教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建模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开展多元对话、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自然生成知识和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起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以课堂自主变革带动教育教学的全面变革,达到“让学习真正发生”的目的。

打好优生优培“组合拳”名校录取率再创新高

优等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清北生”的录取数量,是提高教育社会影响力、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自信力的重要因素,是提高高考质量的重要标志。

莒县教育局统筹部署优生优培工作,对定向培养、精准施教、励志疏导、团队协作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各学校把优生优培工作当成学校“一把手”工程,校际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智慧共享。教师对目标生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学习特点、学科优势以及家庭环境等方面做深入了解;着力研究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变化以及不同高校自主招生的命题规律、命题特点以及招生程序,进行针对性引导、指导。因材施教、细致入微的教学方式,犹如春风化雨,培育着学子们茁壮成长。

近两年,莒县学子有9人被清华、北大录取。2018年,有10人次获得全国学科奥赛省赛区一等奖,1名同学夺得全国信息技术奥赛银牌,被北京大学签约一本线录取,1名同学获数学奥赛全省第一名。

多一把尺子,就能多一批好学生。莒县健全多元成才机制,普通高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个性特长设置了美术、书法、健美操、模特、音乐、播音主持、空乘、体育、摄影、文管、春考等多种专业,促进多元成才。

2018年,全县本科录取3471人,比去年增加200多人,再创新高。其中,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1人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985、211院校录取359人,比去年多70人;春考文秘专业包揽全省前3名。

小语种教学另辟蹊径为学生成才开辟新天地

中学阶段的小语种教学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历经多年发展,莒县在这方面亦成绩斐然。

2005年,莒县四中率先在全市试点创建日语教学班,历经13年苦心打造,如今该校日语班已经由最初的2个班扩展到21个班。同时,借鉴日语教学班经验,新开设了2个俄语教学班,多语种教学班并存的学校特色逐渐形成。小语种教学班的开设,为英语薄弱学生升学打通新的出口,目前全县普通高中大多均开设日语教学班。

“一体两翼”助力职业教育学生技能跃居全省前列

莒县职业教育瞄准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全面实施“一体两翼”———以就业教学为主体,技能大赛、春季高考为两翼的发展策略,强化技能大赛,优化春季高考,改革就业教学,深入实施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学校文化建设工程这“四大工程”,为学生的成才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18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莒县获得5金4银5铜的优异成绩,3个赛项获全省第一名,团体总分获全省第三名。

名师引领结对帮教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莒县实施名师引领工程,成立18个名师工作室,分布城区和乡镇各个学段,通过成果展示、教学观摩、教研指导、培训讲座、送教下乡等形式,举办主题示范活动,开展结对帮教,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全县学校食堂统一采购多措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莒县出台《莒县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办法》,将义务教育阶段已托管的学校食堂全部收回;对全县学校、幼儿园202处食堂主要食材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实行“明厨亮灶”,建立学校食堂“开放日”制度,加大检查力度,相继开展全县学校食堂拉网式检查、问题食堂每月重点检查、每季度飞行突击检查,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深入实施,学校食堂食材和饭菜质量不断提高,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

聚焦贫困生重点资助让所有孩子学而无忧

为贫困生插上梦想的翅膀,也是做实教育的方向所在。为此,莒县教育局认真落实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偿,以及普通高中、中职和学前教育助学金制度,积极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努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据统计,2018年全年共发放建档立卡和农村低保困难学生补助资金8357人次,共计1499.1247万元; 3442人次享受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发放助学金344.2万元;657人次享受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助学金65.7万元;3065人次成功申请助学贷款,贷款金额2475.674万元;6893人次享受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发放助学金412.2万元。

随着莒县教育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莒县教育”的品牌名扬省内外。近两年,来自河南、陕西、河北、贵州、新疆等省份学校及临沂、潍坊、东营、淄博、济南等省内学校的教育考察团纷纷来莒县参观学习。2018年,莒县共接待省内外教育参观团60余次400多人,其中,高中学校29次,义务教育学校20次,参观考察内容涉及优生优培、多元育人、小语种教学、教学课堂自主变革等领域,“莒县教育方案”越来越赢得更广泛的社会赞誉。

后记:近年来,莒县遵循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规律,将立德树人总体目标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学段,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地位进一步彰显,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越来越高。

近两年,曾在异地就读的莒地学子逐渐回流,周边县区也有学生慕名来莒县选择合适的学校就读,“在莒县上好学”成为学生家长的普遍共识。“莒县教育”品牌深入人心。

新闻推荐

莒县“三调”工作跑出新速度

本报讯(记者王霞通讯员戚业菲马淑慧)近日,随着外业调查和内业数据整理工作的分步有序开展,莒县“三调”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技术...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