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点中“穴位”,助力市容整治再提升

日照日报 2018-11-29 06:06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郑彦)为进一步解决“整治-反弹-再整治”的城市管理怪圈,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莒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抓住关键、找准“靶子”,首先向“硬骨头”开战,以马路市场治理为切入点,会同城阳街道、开发区管委等部门,建立信中路等市场,实现城市管理与服务双提升,统筹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工作。

信中路市场前身是岳石路马路市场,形成于2010年,由于周边居民小区多,附近缺乏便民市场,久之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马路市场。为有效解决此处占道经营、杂乱无序等乱象,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采用“加减乘除”法则对信中路马路市场提质改造及市容秩序进行了集中整治。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整治氛围。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利用报纸、电视流动宣传等多种形式向马路市场经营户、市民发告知书,宣传整治马路市场的意义,营造整治氛围。二是减少执法纠纷,化解执法矛盾。提前深入商户和居民,通过召开座谈会,对如何规范管理进行了多方论证。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妥善处置,有效避免整治过程中发生的冲突。三是乘势而上整治,提升城市形象。会同城阳街道、市场监管局多次协商研究,经与信中面粉厂协商,在此处兴建便民市场。该市场占地总面积8000平方米,市场内设置固定商铺51间,摊位360个,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动员商贩搬到市场内经营。四是除去马路市场,实现常态监管。整治易,维持难,为维护整治成果,遏制脏乱差等现象“抬头”,莒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采取错时和常规相结合、引导和控制相结合、清理和规范相结合的常态化管理模式,确保便民市场规范有序、稳步运营。

目前,此种规模的便民市场城区已建成6处,不仅满足了市民的购物需求,又妥善解决了“马路市场”这一历史顽疾,实现了“市容”与“繁荣”的双向共赢。

新闻推荐

文创专家面对面 共谋发展话未来 海峡两岸创意IP 合作研发洽谈会在日照市成功举办

本报通讯员杨秀名两岸一家亲,专家面对面,共谋文创产业话发展。11月2日至6日,由市科协、市台办、市侨联主办,日照职业...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