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打造“全能型”行政审批服务 从“专科受理”转向“全科受理”
□本报记者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张建锋郑丽娜
绵绵寒雨中,莒城悄然入冬。11月6日,莒县工会工作人员史俊涛下车后,一路缩着脖子小跑进了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开门,霎时间便被温暖包围。
“您好,请问办理什么业务?”温暖如春的办事大厅里,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服务窗口办事员王雅君笑脸相迎。史俊涛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材料,王雅君一一核对,为他开出受理单,承诺办结时间不超过3天。
“以前办一个《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得跑很多单位,现在一个窗口就办完了,大大节省了时间。”史俊涛满意而归。
在莒县审批服务局办事窗口,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位像史俊涛一样的市民体验着高效、便捷的服务。一个个小小的服务窗口,搭起政府与市民的连心桥。
审批提速、服务提质的背后,是莒县坚持“一枚印章管审批”、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成果。按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好”的目标,今年7月10日,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揭牌试运行,成为全省第3家、日照市首家试点单位。
成立伊始,该局以强硬手腕推进改革,冷了人情,暖了群众。“以前办个营业执照,不仅排队时间长,盖章多、材料多,有时候还要找熟人、托关系。现在好了,什么都很透明,工作人员跟你说得明明白白,只要材料齐全,跑一趟就办好了。”日照安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乃强告诉记者。
“刚开始还有熟人专门打电话找我,我直接告诉他们,现在办事不用找任何人,一切业务、程序都公开,能办的肯定给办,不能办的找谁也没用。”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朱春彦对记者说,“审批本身是一种服务,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就得让权力变冷,让服务变暖。”
跑不完的部门,盖不完的公章,劳心费力地“跑审批”……这些曾经的“痛点”,成为莒县“放管服”改革的着力点。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应转必转”的原则,首批划转245项县级权力事项,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审批机构由27个部门的96个科室精简为5个审批科室,审批人员从201名压减到57名,80%以上的审批事项由科室审批,实现了审批不出科室,最大程度地压缩审批环节和时间。
“我们努力让群众‘只跑一次’甚至‘零跑腿’,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我们率先在市场准入领域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公示等环节全部网上运行,办事群众在家就能完成,真正实现‘零跑腿’。”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徐海青说。
不仅“零跑腿”,必要时该局还提供上门服务。8月16日,山东正昊工程造价有限公司股东商定变更股权,材料已准备齐全,但其中两位股东在青岛工作,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开会商定签字,这可急坏了法定代表人史经理。市场准入科了解情况后,主动靠上,即刻派出工作人员王仁杰陪同前往青岛上门服务,全程帮办,让史经理直呼感动。据统计,该局先后为华泰纸业、绿威环保、耀普智能等10个大项目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平均节约审批时限20个工作日以上。
对于必须面签的审批事项,该局实行科室“无差别受理”,办事群众到科室任一窗口、找任一人,都可完成受理。该局对窗口人员进行了高强度密集培训,使其从“专科受理”向“全科受理”转变,每一名窗口人员都是“全能型”。对即办件,立等可取;对一审一核件,受审分离,当日可取;对承诺件,由受理窗口对申请材料完整性、合法性审查后,以电子档案形式在网上审批系统推送、局内科室并联审批、受理窗口出证,完成后免费邮寄到家。
针对群众反映最多的过去办事“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成立后第二周,就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培训,邀请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业务专家和日照市拓普联合职业培训学校进行授课,重点从规范着装、仪表仪容、肢体语言及文明用语等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指导和培训。
“刚开始有点不好意思张嘴,慢慢地大家都这么做,也就习以为常了。如果我们的微笑和礼貌能让市民更有幸福感,那就足够了。”该局大项目服务科工作人员刘维伟说。
走进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办事大厅,市民可以接受受理引导、申报辅导、24小时自助取件、免费寄件等服务,还能在母婴室、商务中心、休息区等处休息,真正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暖心服务。“来这办事,真像进了一个温暖的‘家’。”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刘晓芸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霞通讯员高华超11月18日,记者沿风光秀丽的青峰岭水库环库路驱车前行,来到坐落在青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