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工作打出日照品牌
本报讯(通讯员 谷振国 彭凤超)盗采海砂、污染青山、非法采矿,这些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谁来监督跟进,促进依法行政和环境资源保护?
日照的公益诉讼工作引起《人民日报》《检察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关注,高检院、山东省检察院在全国、全省转发推广。
2017年7月1日,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一年来,日照市检察机关牢牢抓住“公益”这个核心,坚持上下一体化办案机制,科学谋划,大胆创新,截至8月31日,共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69件,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办理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44件,相关行政机关采纳检察建议,纠正违法或履行职责37件,初步探索出了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日照路径。
横纵联动聚合力。市检察院实行上下一体化办案机制,统一调度,统一协调,统一指导,集中分类梳理线索,凝聚全市办案力量攻坚公益诉讼案件。市县两级检察机关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等相关部门沟通汇报,岚山区检察院、莒县检察院分别与当地党委政府联合出台支持公益诉讼工作的文件,为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岚山区检察院在全国率先与区监察委会签文件,保障和推动行政公益诉讼开展,相关文件被高检院、省检察院在全国、全省转发推广。目前,全市所办理案件已经涵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药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全部公益诉讼四个领域,在制度建设上,也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注重创新塑品牌。通过诉前程序推动侵害公益问题的解决,调动其他主体保护公益的积极性,推动行政机关自主纠错,节约司法资源是公益诉讼的初衷。岚山区检察院积极探索试点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和公开听证制度,出台《行政公益诉讼公开听证办法(试行)》,对两起督促有关部门履职案进行公开听证。办理了全省首起英烈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出台了全省首个英烈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取得良好效果。公开送达岚山区住建局的检察建议,使“七年垃圾山变身松树林”,有关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检察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刊发。该院还将公益诉讼服务标准化作为山东省“2018山东标准”试点申报项目,进一步推进公益诉讼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狠抓办案促实效。开展好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最终要落脚到办案上,通过办案,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市检察机关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在上下一体化办案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领域,完善多渠道、多途径发现线索工作机制。同时,牢牢抓住提起诉讼这一刚性手段,加大案件受理力度,对经过诉前程序行政机关到期没有切实整改的案件,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全市共提起公益诉讼3件。莒县检察院通过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信息平台,发现市民拨打12345热线反映药店出售过期药品问题,及时联系该市民调查核实后,向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积极履职,保障了市民权益。
重点聚焦领域为民生。着眼于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重点聚焦环境污染和耕地、林地等资源保护重点领域,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采砂、非法占地等资源环境问题,督促复垦耕地48亩,清除处理违法堆放的生活垃圾19200立方米,督促关停非法排污企业、非法洗沙场等84家,淘汰了一批高污染低端落后产能,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江雪通讯员王若飞)8月31日,莒县开展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实操鉴定工作,涉及手工木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钢...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