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悟”孟卫东
孟卫东,别署墨雪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200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班,2007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高研班。先后在香港、澳门、北京等23个省市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人民大会堂、首都国际机场等单位收藏,被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聘为教授。2012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齐鲁文化之星”称号,享受政府专家津贴。自2014年创办培训班以来为国家培养了更多的美术人才和中坚力量。张建锋
初识孟卫东,是在25年前的圣诞平安夜。几位投缘的兄弟一夜豪饮至星辰渐远,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酒量。再后来,比“酒标签”更打动我的是他的书画造诣。于是,一直有想给他写点东西的冲动,但源于对书画艺术的认知恐慌,始终不敢落笔。
这个周末,终于能静下心来聆听他的“画事”,不聊专业,只叙情怀。原味记下,权作“三悟”。
一悟“学”
在孟卫东的微信朋友圈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是韩天衡。
在新中国艺术史上,韩先生的地位,毋庸讳言。韩天衡,号豆庐,自幼酷爱金石书画,从方介堪、方去疾先生治金石及印学,从马公愚、陆维钊先生习书法,从谢稚柳先生攻国画及美术理论,最终贯通书、画、印、文,成就艺术大家。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孟卫东本身就对“书画印”同步涉猎,且根基渐稳,但再上一个高度,亟需高师指点。怀揣梦想,2014年,他千里迢迢赴上海拜师韩天衡。
韩先生言语之间,对他关爱有加:小孟书画印相互影响,齐头并进,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是如果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塑造自己的个性面貌,要学会找到古人成功的规律。
“攻艺不能以有小成而大快。”韩先生告诫他,艺术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须知,此时也小了自己。
拿来主义无需思考,肯定比自己独创容易的多。要想出彩,必须“不与人同”,才能留下自己的“蛛丝马迹”,否则会被时代潮流淹没了。
对此,孟卫东深有感悟,如果失去了对传统的学习和研究,只顾低头作画,“日常功课”做得再多,也必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他给自己定位以清代以上的名家为研学重点,但他明白,推陈的本质是推新。“学赵之谦、邓石如、吴昌硕,我们学的是旧吗?不是,这些都是他们当时创新、闪烁光芒的新东西。倒是学得和人家一模一样,才是旧的。我们要推古人创造之新,推今日明日之新。”
他深悟韩先生教诲,“要耐住寂寞,不要今天拿起刻刀,明天就想成名,后天就想名扬天下。艺术要消化、吸收、演绎,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吴昌硕,一个艺术圈外并不熟悉的名字;齐白石,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这样的齐白石,当遇到年长他20岁的吴昌硕时,他很谦卑。他自称死后愿成为三家门下的走狗:一家是徐渭、一家是八大、另一家就是吴昌硕。
孟卫东对韩天衡的恩师情怀,何尝不是这般滋味。
二悟“授”
艺术是薪火相传的。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恰好网红电影《我不是药神》正在全国热映。孟卫东不是影迷,他未看过这部电影,甚至对电影所揭示的医疗领域深刻社会现象感知为“零”。但从男主角勇哥的身上,作为勇担社会责任的微小个体,或多或少能看到东哥的影子。
2001年,孟卫东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班。学成后,因成绩优异,被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聘为教授。从学员到教授,孟卫东完成了书画艺术生涯一次大的角色“转型”。
中央美院名师荟萃,但学费高昂,动辄数万,且门槛极高,仰望高端艺术星空,非一般人能企及。
莒县书画艺术普及率高,从业者众多。大部分画家都是农民出身,不仅走不出去,也拿不起学费。还有一些工薪阶层的书画爱好者,尽管已达到一定水准,但苦于没有时间外出学习,“再进一步”显得遥不可及。
应该为家乡的“文化振兴”做点什么?如何为“饥渴”的书画斗士们开启梦想之门?一直是孟卫东思考的课题。
梦想“盛宴”终于从2014年拉开帷幕。
这一年,孟卫东回到家乡举办中国画高研班,将京师画院从首都“搬”到莒地,建成了莒地的“央美”,把自己在北京打拼所学的经验,反哺倾注到养育滋润他成长的这方文化热土,与学员一起面对面推敲草稿,带学员远赴云南写生采风,携弟子巡回全国各地办展……
高研班办得有声有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赏,对于普及和推动中国画艺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白石老人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早在中央美院深造的时候,孟卫东就已深悟“老师是不让学生学老师的”。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深藏哲理。如果照抄照搬,写的画的和他人一模一样,不去探索、不去物化、不去思考,就永远走不出来,终究是没有出路的。唯有“学十分扔七分”,不断丰富自己的发散思维,形成自己的精神风貌,才能事半功倍。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他常常用古语“学以致用”告诫学员,行万里路就是指的勤于行动、反复实践,只有多做,你才能建立自己的信心,才能真正的掌握学到的这些技能和方法。
孟卫东提到“授渔”递进三原则:第一,要会写会画;第二,要懂得怎样写怎样画;第三,最终实现价值传播,启发他人。
以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宗旨,重视中国画造型的基础教学,提升创作能力。发挥艺术个性,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实践能力。注重相关的人文理念与艺术修养,把握传统艺术精神,借鉴当代艺术新观念,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多样化的创作风格。攻破中国美协展览瓶颈,助推学员打造时代精品和展览佳作。
如今,孟卫东中国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开始绽放“现象级”光辉,学员们已成长为地方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
四年来,学员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中入选获奖189人次,其中获奖54人次。先后有崔莹、刘桂志、牛玲玲、窦凤展、房爱祥、王吉习、李守余、张美忠、陈维虹、冯海青等10名同学被批准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我随手翻看了高研班2018年度的招生简章,问他,区区几千元的学费够交房租吗?
“金钱是衡量一幅画作价值的唯一标准吗?”
他反问。
三悟“赏”
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大家认可的才是好的。
雅俗共赏是美学领域里很难达到的高度,孟卫东以他近乎偏执的心性全力以赴。这样的认知,是打开孟卫东艺术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生活的点滴,常常引发孟卫东对艺术规律的思考。他认为,书画最大的作用是装饰功能。一幅好的作品,能给人带来一种精神的享受,一种精神的启迪,一种精神的愉悦,才是最终目的。就拿一个画家来说,尽管你的专业基础很好,笔墨扎实,但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老百姓不认识你不了解你,这时候,“雅”和“俗”的默契度就会起到关键作用。怎么来打动他?让观者觉得画的确实很好看,挂在家里赏心悦目,这个目的就达到了。
文字的交流和语言的交流是直白的,相对容易。但书画艺术就不同了,与观者交流的是具体的作品,是一种“无言的交流”,创作者与观者中间是隔着作品的,这就需要把握好度。
画出来给人看容易,让观众喜欢就有难度,尤其是专业性强的作品。在观者心中,虽然我不会画,但如果让我画,也会这样画。障碍去掉了,沟通就成功了,能让不认识的人花钱买你的作品是很不容易的。
“一头扎进生活,才能收获芬芳”。无论是他的书法篆刻,还是其国画作品,孟卫东求的是真,求的是情感,以及生活的细节。这也造就了他的作品既有境界追求、学术深度,还能得到一般市民认同。
铺开纸,提起笔,墨香弥漫,笔下生风,宣纸上的字和画面就有了灵性,也有了生活的气息。无论是创作一幅画作,抑或是举办一场画展。孟卫东追求调性用心、设计语言用心、色彩语言用心,用心地看、用心地想、用心地做,用心地布局,点滴细节都展现他的精神维度。
进入孟卫东的精神空间,不论专业人士,还是一般观众,都不由自主地静穆屏气,聆听他的“作品语言”。那里朴厚雄强,苍茫悠远。抒情的梅兰,淡雅的竹菊,绽放出清新趣味。花鸟画所蕴含的生命情感、时代精神,由此多了一种厚度。让观者进一步思考孟卫东在这些传统花鸟题材中的开拓,以及艺术精神的传承。
跳出书画看书画,孟卫东还提到了什么叫“画外功夫”?这里面就牵扯到社会学问题,打个比方,你的画画得再好,如果没有朋友的帮助,你可能连一次普通的画展都办不了。看似你是用技法在创作,其实凝结在笔端的是你的阅历和修养。“我是艺术,你看不懂”孤芳自赏式的傲慢是走不远的。
孟卫东曾经长期在博物馆从事考古发掘和文博研究工作,对青铜器黄钟大吕般的精神崇拜经年累月浸润着他的灵魂,于是眼中的青铜器和瓷器、瓦罐等,经过他独特的处理,终于成为其笔下风格独具的“孟氏青铜博古”画。画风沉稳庄重,设色雅丽鲜明,布陈杂而不乱,整体和谐明快。特别是题写的几段文字,或融为背景衬托,或突出为超越时空的符号,彰显浓浓的古风雅韵。
作为“拳头产品”的青铜博古,让孟卫东刷新了传统花鸟画的意境与情趣,在笔墨设色和构图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打出了一张具有个人艺术追求深刻烙印的国画名片。孟卫东作品所展现的,不是简单的技法、构图,以及用笔用墨之类,而是执著大道的精神,是执著踏实的性格,更是执著开创的品格。
新闻推荐
精雕细琢提“颜值” ——陵阳街道创新城市管理助推文明城市创建侧记
通讯员赵惠卿滕络先围绕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规范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建设...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