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改革提升财政支撑力
本报记者 刘江雪 通讯员 郑丽娜
今年1—5月份,莒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73亿元,增长15.6%,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在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中,莒县以山东省受表彰的三区县第一的位次获评全国财政管理工作先进县,并获中央财政奖励资金2000万元。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莒县坚持以思想大解放引领财政管理大改革,用大改革赢来大收入的铿锵脚步。“正是在财政预算执行、国库库款管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盘活存量资金和预算公开等方面的突破,为新旧动能转换及乡村振兴带来了有力支撑。”莒县财政局局长兰庆硕告诉记者。
在改革过程中,为了扎紧制度的“笼子”,打造财政管理新体系,该县制订《莒县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围绕预算编制、收入征管国库管理、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等重点改革任务,先后出台《县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县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等制度办法,逐步完善构建“1+N”预算管理体系框架。
同时,该县对全县65个一级预算单位“排排坐”,设立了16个考核指标,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动真格、见实效。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省市县安排的5600万元扶贫资金开展了全县绩效评价,并对各乡镇2017年度实施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进行了全面考核考评,通过绩效评价,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
摸清“家底”,才能更好地当好理财“管家”。莒县建立了一个资产的虚拟“公务仓”,优化了资源配置,避免资产重复购买、闲置浪费。2017年,针对全县古城建设、棚户区改造、部分单位搬迁处置资产的现实情况,莒县财政局为部门、单位调拨空调、办公用品等资产734万元,调剂公务用车51台、空调111台。
一手扎紧“制度笼子”,一手强化项目建设、民生发展等财政支撑,助推全县新旧动能转换。“对新纳入规模以上统计的工业企业,第一年扶持10万元;对当年购买使用工业机器人、智能数字化设备(生产线)的工业企业,按工业机器人设备价款的10%给予补贴……”在莒县振兴工业“双十条”中,财政捧出的“真金白银”成为项目落地发展的坚强支撑。目前,第一批共8家企业的两化融合及机器换人项目已顺利完成审核,拨付奖补资金385万元。
除此之外,莒县还设立6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利用工业发展引导基金、新兴产业扶持资金,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投产落地,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以资金扶持为导向,为经济发展“输血”“造血”。
在深入进行财政改革的同时,莒县将打造一支关键时刻冲得上、豁得出、打得赢的高素质队伍摆在了重要位置。积极开展各项主题学习活动,对15个科室负责人进行轮岗交流,打破“中梗阻”,培养“全能型”人才,成为莒县财政局的“新常态”。《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效能的五项规定》《关于实行局领导AB角工作制度的通知》等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提升了机关效能,凝聚了财政“向心力”。
新闻推荐
6月2日,莒县皮肤病防治站青年志愿者在碁山镇河东村为留守儿童赠送书籍。当日,该站组织志愿者分别来到碁山镇赵家庄...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