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山:扎根基层,永做群众“贴心人”

黄海晨报 2018-05-16 06:01 大字

本报记者 黄建玲 通讯员 盛磊

“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你!要不是你的及时协调处理……我的低保现在也解决不了。”这是莒县峤山镇老古阿村陈女士见到峤山镇信访办主任刘汉山时说的一句话。当听到这句话时,刘汉山心里充满了暖意,他觉得,能够为群众解决一点点诉求,是基层信访人最大的幸福。

2009年2月9日,在机关干部的选岗中,刘汉山选择了信访办。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他从事信访工作已经9个年头了。9年来,刘汉山见得最多的是群众的激动、无助和期盼,听得最多的是群众的怨声和骂声,遇到最多的是群众的烦事和难事。9年来,他把信访工作当成“磨刀石”,在工作中锤炼自己,提升自我。

真情服务,点亮群众的“暖心灯”

基层信访工作者是信访人和政府之间的“同心锁”,刘汉山始终坚持把信访人当家人对待,把信访事项当家事化解,用真情打动信访人,点亮群众的“暖心灯”,让幸福主动“来敲门”。

2010年8月,办公室来了一位刘姓老人,反映相邻地里的杨树根已经长到她家的口粮田里,地里的作物几乎没有收成。听完老人的诉说,刘汉山立即进行了研究,联系了社区书记、村支部书记,并实地查看了情况,大娘反映的情况属实。经过多次沟通做工作,前前后后跑了十多趟,刘汉山终于把对方的工作做通了,联系好杨树买家,争取了一个高价,将靠近耕地的杨树全部砍完,并卖了个高价,两全其美。

半个月后,老人满脸笑容地来了,一边说一边将一个抱在怀里的布袋轻轻地放在办公桌上,淳朴地笑着说:“我们没啥好东西,这是我家鸡下的笨鸡蛋,送来给你尝尝,你一定要收下。”刘汉山赶紧帮她收好还略带着体温的鸡蛋,认真地说,“老人家,我不能收,为您解决问题是我们应该做的,是我们的职责。”经过反复推让,年迈的老人终于被刘汉山说服了。当刘汉山提着鸡蛋并送老人出门时,老人转过身子紧紧地攒着刘汉山的手,很久不肯放开。

奔走调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俗话说“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处不上访。”凡是群众反映的诉求,不管大小,都要认真处理。

2015年11月,5个外地口音的人气势汹汹地来到办公室,第一句话就说“我们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在这里打工,眼看着就要年关了,老板一分钱也不给,让我们如何回家,如何给老婆孩子交代。”看到他们如此气愤,刘汉山特别着急。

“各位老乡不要生气,有事情慢慢说,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情况,事情总是有解决办法的”刘汉山说。“能不急吗?马上就要回家过年了,他们一分钱也没有给我们。”农民工们你一句我一句地抱怨道。

面对着农民工们遇到的难处,刘汉山立即协调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了解情况,还原事实,并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镇里第一时间成立了专案领导小组。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核对、调阅档案,三天的时间,走了上百里路,协调了10余个部门单位、查阅了10余盒档案,询问了20余人,最终查明这5位群众反映的问题属实,通过不断的调解,农民工们终于拿到了拖欠已久的1.8万元工资,开开心心地踏上了返乡的路。

无怨无悔,将信访“事业”当“家业”

有人把“信访”俩字做了这样拆解:信由“人”和“言”组成,访是言字旁加个“方”字。信访,实际就是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讲话的地方。信访工作被称作“天下第一难事”,千头万绪繁琐复杂,但刘汉山热爱这份工作,愿意为之努力,为之辛勤付出而无怨无悔。

在乡镇工作人员最缺乏的那几年,信访办只有他一个人,遇到有点疑难复杂的信访问题,家中有事都不能请假,因为信访接待群众来访不能空岗,群众利益大于天。

有一次晚上12点,刚口干舌燥化解了一起矛盾纠纷的刘汉山回到办公室时,才想起父亲还在人民医院住院,要动手术。当时他就骑上摩托车赶到30公里外的县医院,看到父亲的手术已经动完,刘汉山再也控制不住泪水……

9年来,刘汉山深刻得体会到作为一名信访干部的酸甜苦辣,但是,看着一件件信访“老大难”问题得以化解,看着一触即发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看着悬而未决的难题迎刃而解,刘汉山便从这苦涩的工作中体验到了生活的充实与快乐。 

新闻推荐

“这河长干得值!”

本报记者管玉杰通讯员田卓“荣升啊,我就走几天,你可得替我看好了,日记也一天不能缺,不然我跟你急!”几天前,马上就要去县里...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