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源头活水”引发的山村嬗变 ——莒县水利扶贫铺平致富路

日照日报 2017-11-24 08:59 大字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今年以来,日照市各区县各乡镇(街道),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向贫困发起总攻,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本报记者 刘江雪通讯员 翟淑涛 李晓卫

11月10日,莒县桑园镇东宅科村文化大院改造现场,村民王永志紧紧攥住该村“第一书记”曹艳辉的手说:“俺是个无儿无女的贫困户,第一书记来了以后,给我重新盖了2间房子,让我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让我列席村里的会议,让俺在老少爷们脸前挺起了腰、抬起了头,觉着日子更有奔头了。”这番话道出了村里每名贫困户的心声。

桑园镇东宅科村位于镇驻地西北部,全村共有土地565亩、765口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3户、贫困人口20人,是库区移民村和市级贫困村。由于水利设施不配套,该村500多亩土地守着仕阳水库却年年“喊渴”,脱贫致富路大受阻碍。

自***开展以来,莒县水利局和桑园镇政府以水利扶贫为切入点,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去年至今,全村共有17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剩余的3口人年底将全部脱贫。

期盼十年的“南下路”就要通了

在村前塘坝施工现场,村民葛龙森笑着告诉记者:“这座塘坝建起后,土地浇灌有了保障,还实现了以坝代路,这条村里盼了10年的路终于修通了,以后外出再也不用绕路了。”

据了解,***以来,该村共投入水利资金近400万元,建设塘坝2座,开挖管网2300米,建设3座电灌站,全村500多亩土地将实现灌溉全覆盖,为村里下步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

产业扶贫让贫困户尝到了甜头

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实际,已经为东宅科村选择了农业产业扶贫之路。该村通过对外招引,利用上级拨付的10万元的扶贫款,以参股的形式与一家公司合作,建设了20亩的优质葡萄大棚,合作期限为10年,该公司每年向村集体分红3万元,可实现固定收益30万元,优先用于贫困户脱贫。

今年4月份,3万元分红款全部发放到贫困户手里,为***提供了源头活水。此外,莒县水利局投入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筹集了孝心基金36000元,今年全部发放到了70岁的老人手中。

夜幕下的欢笑声

夜幕降临,东宅科村主干道上新安装的35盏路灯就会亮了起来,群众自此告别了摸黑走路的历史。而这时,村前文化广场上音乐声也会如约响起,数十名妇女在这里欢快地跳起广场舞,使这个曾经寂寞的山村充满了笑声。

去年以来,该村积极利用各种扶贫政策,加大对上争引,共争引资金60多万元,建设文化广场1处,街头公园1处,硬化道路850米,新建文化大院5间,硬化村文化大院52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5盏,一下子还清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欠账”,让东宅科村变得靓起来了。 

新闻推荐

用宽肩膀担当,靠真本领成事。省级文明单位日照市公安消防支队 日照创城 担当

本报记者张兴杰于立伟通讯员尚晶晶事实最具有说服力。请看这样一组数字:今年以来,全市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2811起,抢救、疏散群众898名,抢救财产价值1.8亿余元,圆满完成了以防火灭火为中心的各项应急救...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