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2019,拥抱2020 让幸福成为生活的底色
童心向党 歌颂祖国 本报记者陆铭 通讯员 黄尚安 摄
幸福生活从“心”开始 周衡义 摄
本报记者 赖 昕
时至岁末,万象更新。
2019年,新中国走过辉煌70载,谱写出波澜壮阔的宏伟篇章,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首过往,不忘初心;展望未来,砥砺前行。伟大的成就凝聚着每个人的力量,激励着每一个人在新的一年,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路上收获满满幸福感。
接地气服务温暖不止步
这是坚守岗位、收获荣誉的一年。
当深耕孤残儿童护理工作16载的李明英接过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时,她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将继续孤残儿童当作儿女般呵护、教育,用母爱光辉为“折翼天使”带来家的温暖。
当陈静兴不负众望捧回了钦州市唯一一个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时,他却依然淡泊前行。奉献是他的座右铭,他期盼,在新的一年“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在教师行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更多钦州学子圆梦大学。”
时而埋头伏案,时而深入田间地头,是钦州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浦北县大成镇联成村驻村第一书记周荣正的日常生活,这为他摸清村情民意,发挥“领头”作用打下坚实基础。2017年至2018年,该村38户151人顺利脱贫摘帽,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周荣正反复强调一句话:“我希望抓紧做好旅游扶贫项目,发展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全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手中的荣誉,是努力和奉献的结晶;心中的信仰,是发光发热的动力。
这一年的坚守,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明白坚守的意义,更明白平凡的伟大。“造血”让收获落到实处
这是丰收的一年。
送苗入户、扶贫车间、就近就业……不一样的扶贫协作机制,同样的脱贫梦想。“我想让大家种出好果、卖出好价!”从海南回到家乡钦州创业的“木瓜哥”邓福斌通过创办新农园,带领贫困户搞种植,把黄金百香果苗出售到贵州、云南,不少贫困户有了好收入。“接下来,我们还会进一步提升水果的品质,让我们依靠种植脱贫致富的路子走得越来越宽广!”
平台建起来、服务跟上去、动力拉起来……全方位协同作战,铺就共同致富路。“巧妇九妹”甘有琴活跃在互联网上带动全村人致富,未来还要继续带动村民种果树养阉鸡、青头鸭,通过拍摄短视频推介销售农副产品产值超过2300万元,是农业领域创业巾帼标杆、助力脱贫攻坚达人。“只要不懒惰,遍地是机会!”面对未来的挑战,甘有琴信心满满。
瞅着重组后的糖厂为蔗农代表现场发放蔗款,灵山县陆屋镇罗屋坪村蔗农姚家繁别提多高兴了,让他坚信自己种植糖蔗这条路没有选错,未来还将继续发展种植。“我都种植了20多年甘蔗,每年都有一两百吨,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么有盼头,更有信心在新的一年继续多种点,多赚点。”
这一年的自强实干,通过产业扶贫、信息扶智,助力脱贫攻坚,效果显著,受到贫困户热烈欢迎。
关怀让梦想照进现实
这是梦想与现实交织的一年。
时隔69年,章氏姐弟的双手紧紧相握,没有什么能比血浓于水的亲情更让人动情。
“姐姐,我终于找到你了。”当民警帮助台胞章育晨寻找到钦州,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我想以后多来钦州,了解这个父亲出生的城市,找寻根的回忆。”
而对于在钦州生活了69年的章栋而言,2019年,没有什么比与同父异母的弟弟相认更叫人难忘的事情。“如果弟弟能在钦州找到适合他的工作,我希望他能回到钦州来生活。”
43年后重获新生,没有什么比此刻涌出的泪水更让人珍惜。
从民警手中接过沉甸甸的户籍证件时,流浪汉梁光庭眼泪夺眶而出,他的“户口梦”终于在这一刻成真,一家不仅能够享受残疾补助、社保等一系列国家相关福利政策,女儿的上学问题也有了着落。“感谢民警,感谢你们!”梁光庭极尽他所能说出的词汇,来感谢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们。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钦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通过各种方式把新思想、新政策、新风尚送到人民群众身边。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点一滴的变化,让钦州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焕发着勃勃生机,民生领域“底线”加紧筑牢,保障网更为坚实,迎着2020年,一幅幸福祥和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浦北县着眼老干部两项建设、两项待遇、三种优势,在服务意识、服务管理、服务平台“三项服务”上狠下功夫,充分激发...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