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乡亲们的“防火墙” 记浦北县北通镇高林村森林消防队队长陈若邦

钦州日报 2019-12-31 09:26 大字

本报记者 周顺彬 通讯员 尹春光

没有工资,他却要24小时待命。

购买设备,他自己掏钱。家人反对,他却一次次行使“否决权”。

面对火情,为免去捕兽夹对队友的危害,在通往大山的灭火路上,他第一个冲在前。他说,这35名消防员,因他而来,因甘当乡亲们的“防火墙”之约而来,必须保护好他们。

这名真性情的汉子,就是浦北县北通镇高林村森林消防队队长陈若邦。

“近水救近火”建消防队

陈若邦的家乡高林村,位于五皇山脚下,森林植被茂密,防火成了村里提到嗓子眼的工作。

但浦北县地域辽阔,森林众多,县上的森林消防救援队伍“远水救不了近火”。

“能不能在村里组建一支森林消防队呢?”他开始和妻子商量。“我举双手反对,那么危险的工作,你一个平头百姓去凑啥热闹呀!”知夫莫如妻的莫玲基深知森林消防的危险。

为实现组建森林消防队伍的心愿,陈若邦不顾他人的极力反对,自掏腰包,购买相关的灭火器材,然后在田间地头自学灭火技巧,前前后后花去3万多元的积蓄。“简直疯了,没事找事;要钱没钱,要装备没装备,要经验没经验;谁会那么傻,义务去救火?”面对不解,他选择了坚持。

如今的消防队,由12名队员增至35人,其中党员就有8名。这些志愿者中,有退伍军人、村干部、老师,也有小有名声的老板,连当初不解的邻里也加入进来。

做绿树青山的守护神

如何让队员在保护森林资源之余,能保护好自身安全,陈若邦决心在实战灭火之前做足功课。

除了每月两次的基本技能操作集训之外,去年以来他还率领队员参与其他消防队演练15次,观摩相关灭火68场。同时,又派遣队员到市里及南宁、北海、防城港等地专业消防单位学习专业知识,不断丰富森林防火灭火知识,确保用最新的科技和最安全的战术去灭火。

陈若邦说,消防工作最好的方式是预防。于是,在做好队伍的技能提升之际,在全村范围内普及消防知识、消除火灾隐患,成了他和队员们更为重视的工作。“消防员叔叔给我们上的课真有趣。”听完课,高林村新星幼儿园的小朋友郭星燃开心地说。“这是灭火器,那是水带和水枪;这样拔去销钉,那样弯着腰,用湿毛巾捂住鼻口快速安全逃离……”如此的话语,陈若邦在课堂上,已张口就来。

经过不懈的努力,如今群众的家中、学校的通道、村中的宣传栏,消防知识有了属于它的阵地。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交流群里的消防安全帖子点击量破千已不是新鲜事。

据了解,高林消防队每年给学生上消防实践课15课时,给群众发放3万多份宣传资料,悬挂横幅200多条,粘贴宣传挂图500多份。“他们是烈火英雄、是绿树青山的守护神,更是森林消防知识的宣讲专家。”北通镇党委书记黄燕对这一支民间的消防力量给予了肯定。

灭火走在前“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速度把火扑灭,这时消防队里的党员们总是冲在最前。”作为党员,陈若邦说这只是大家的下意识举动。

今年10月6日晚上,陈若邦正陪家人吃饭。不料一个火警电话,让他不得放下碗筷。当他带领8名队员开着摩托车抵达火场时,发现火场无人扑救且火势猛烈。经过察看现场情况,作出研判之后,他第一个背上风力灭火机开始扑火。“其实比扑火劳累更可怕的是少数村民非法安放在山上的捕兽夹,成了我们最大的威胁,不小心踩到,整条小腿就要被夹断。”队员陈定良说,这也是陈队长总是要走前面的原因。“许多时候,他们已经被火烤到严重脱水,但是为了减少国家和群众的财产损失依然在坚守。”北通镇镇长陈基亮表示,有一支这样尽力的森林消防队,政府的消防压力轻了不少。

据统计,自高林村森林消防队组建以来,已出动2500人次,拯救森林、植被面积233.33公顷,直接或间接为群众减少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如今,斗志昂扬的高林村森林消防队已是远近闻名:2015年至2019年,连续5年被评为“三县两区一场”“森林和草原防灭火边界联防先进单位”;2019年,又被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树立为消防工作先进典型。

新闻推荐

接受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重温入党誓词本报记者唐云建通讯员丁德龙摄影报道12月21日,钦南区老干部协会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到浦北县大成镇世聪中学和柑...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