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公路,写满我们家的故事” 浦北公路管理局廖新一家三代人的公路印记
本报记者 罗新云 通讯员 卢家兴
廖新在道路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班艳玲 摄
有一种情怀,融在公路上;
有一种精神,叫公路精神;
有一种坚守,需要代代传。
在美丽的浦北县,有这样的三代人,一代接过一代的旗帜,为公路事业发展决心付出,奉献于公路;有这样的三代人,虽身处不同时代,却无时无刻把心留在路上,把汗水洒在路上;有这样三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是社会经济变化、公路发展的见证者。他们就是浦北县公路管理局的职工,一家三代人廖善忠、廖创德、廖新。
廖善忠:70年代第一批“拓荒”养路工
第一代公路人廖善忠,是在70年代走上公路养护工作的。忠厚老实的廖善忠从山村走到养路部门,先后在浦北公路段官垌道班从事养护生产工作。当时的道班只是几间极其简陋的平房,四周空荡荡,荒草遍生,并且处在偏僻的公路边。看到这些,廖善忠的思想也曾有过波动,但身上肩负的家庭重任,使他养成了不畏艰难的性格,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作为70年代的第一批养路工,养护生产任务就是拿着扫把清扫马路,推着板车修补路面的坑洼,寒来暑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养护公路,服务人民,从未间断。
官垌道班管养的公路(寨圩-官垌-福旺)是一条沙石路。由于他们长年在路上赶着马车刮沙,所以公路两旁的乡亲习惯称他们为“马车客”。每当上路养护,他带着三四个工友护着马车,带上锄头、铁锹、水壶和中午在路上吃的简单饭菜。不管是烈日晴天,还是风吹雨打,他们沿路养护,挥鞭赶马,一路向前,尘土飞扬,往返一次,从早到晚。当地年长老人聊起当年的养护工,感触万分:“当年的养路工的辛苦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完,只有自己体验了才知道其中的苦和累呀!”言语中,无不带着佩服、感激之情。
廖创德:80年代公路一线“炒沙”养路人
廖创德接过廖善忠的旗帜,在公路上不停践行着上一代人的公路精神。一开始他在官垌村委工作,后来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第二代养路工。他理解到父亲的艰辛,从参加养护工作第一天起,主动站在养护前线,不断奔波。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养护工具从70年代的赶马车到80年代、90年代的拖拉机,公路也从沙石路升级到沥青路。在那个时期,人们常常会在路边看到有一群头戴草帽、脚上的鞋子看起来重得像秤砣的人,围着一个像平底锅一样的池子,池子底下柴火正旺逼得人睁不开眼,大家奋力挥舞铁铲,不停地翻转着,公路人称为“炒沙”。当时要铺设沥青路面,用的固体沥青与现在的液化沥青有所不同,必须要把沥青烧溶化,同时沙子也要炒热,再将沥青、沙子、石子拌和,然后才铺设。沥青有粘性,在作业的时候,穿着的鞋子触碰沥青后,会变得越来越厚、越来越重,像个大秤砣,时间长了就掰不下来,走起路来像企鹅。在这样的环境下,廖创德和大家不管多高温的天气,都顶着炙热,每天重复着同一动作。正因为有他们的付出,公路不断延伸。
繁重的一线工作很快让他身体吃不消,1988年,廖创德怀着对公路养护事业的热爱,从养护一线申请到公路其他部门进行服务。他工作认真、好学,先后在安全员、石场管理员等岗位上任职。不管在哪个岗位,能为公路作出自己的努力,再辛苦再累,他都没有半句怨言。
尽管从事公路这一行再辛苦,他心里想的就是怎样把公路人的精神持续下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路工程建设事业快速发展,浦北公路管理局也迎来了公路工程建设的黄金时期。正是看到公路发展的无限希望,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廖创德将初中刚刚毕业的儿子廖新送到公路专业学校,学习专业技能。
廖新:19年磨砺养路人
祖父、父亲在公路上洒满汗水,燃烧自己、奉献自己,这些事情从小就深深印记在廖新的心里。从广西公路技工学校毕业后,廖新踏着务实的脚印,没有豪言壮语,毅然加入公路人的行列。2000年,刚满19岁的廖新分配到浦北公路管理局,他继承着父辈的优良传统,勤学苦干,甘于奉献。
别人常说,嫁人不嫁公路人,一年都见不到一回。自从参加工作那一刻起,就意味着自己要成为一名在工地上奔波,常年抛家不顾的公路人。以前只是知道修公路很辛苦,修公路的人衣服上总会有洗不干净的泥浆、油污和汗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廖新几乎天天待在工地上,以天为盖,以地为庐,无论节假日还是周末双休日,都坚守在岗位。加班是日常,他办公室的灯在晚上总会时常亮到凌晨。通过不断学习公路专业知识,2011年取得本科学历,20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19年来,廖新历任多个项目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办生产处处长、机关党支部书记、养护与工程科科长等多个职务。尽管从事的工作岗位较多,涉及的范围包括党务、公路的勘测设计和公路的施工管理等工作。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他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高昂的学习势头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做到思想上与党保持一致,严于律已,奉公守法,以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抓质量、赶进度,克服种种困难,提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工程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年来,廖新参与新建二级公路建设项目3个,路面大修建设项目7个,桥梁改建建设项目11个,小维修建设项目多达50多个,所参与的建设项目质量检测合格率100%,优秀品率达到90%以上。取得连续8年上级单位考核中排名第一的成绩,参与获得国家级新型实用型《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路面结构》专利1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公路专业技术论文4篇。多次获上级单位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2018年还获得钦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廖新自豪地说:“我要继承和发扬祖辈、父辈热爱公路、服务公路的精神,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公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闻推荐
几年前从南宁返回浦北县福旺镇创业的李燕萍,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去年她种植芋头亏损数十万元,但她不折不挠,今年继续坚持...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