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世界长寿乡”嘉陵 听百岁老人讲长寿之道受访老人长寿秘诀:爱散步、爱爬山、爱吃红苕,不抽烟、不喝酒,作息规律

南充日报 2019-01-10 05:31 大字

●本报记者 李然/文 陈村铭/图

去年,嘉陵区被联合国老龄所积极老龄化专家委员会认证为“世界长寿乡”,是继海南澄迈、海南万宁、海南岛、湖北钟祥、广西河池、广西贺州、广西浦北之后,经认证的国内第8个世界级长寿地区。

据统计,在嘉陵区68.73万人口中,80岁以上老人超过19000人、90岁以上老人超过2600人、百岁老人65人,最高寿者达113岁。为何嘉陵区有如此多长寿老人?长寿老人有哪些养生之道?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嘉陵区老人的长寿秘诀。

1 百岁大爷耕种自留地

在嘉陵区新场乡长沟村一处长陡坡下,一排灰墙青瓦的民房格外惹眼,房屋窗明几净,院坝干净整洁,屋外的自留地里,种着绿油油的蔬菜。一名身材略微干瘦、身穿绿色大衣的老大爷正拄着拐杖,步履稳健地行走在房前的乡间小路上。当地人介绍,老人名叫熊代其,现年103岁,是该乡最年长的寿星。

“我是土生土长的新场乡人,腊月二十五(2019年1月30日)我就满104岁了。”得知记者的来意后,熊代其高兴地招呼记者坐下。虽然已过百岁,但熊代其精神特别好,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对于过往的事情记忆犹新。

“我22岁入伍当通讯兵,时值抗日战争时期,部队驻守在重庆,我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架设高空和地面的通讯线。”熊代其说,在敌人的一次轰炸过程中,他的耳朵受损,影响了听力,因此24岁那年,他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一直在老家种地为生。

“我喜欢唱歌,都是以前在部队学的,现在还记得住10来首。”熊代其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他还喜欢散步,只要天气好或者村上、乡上举行大型活动,他一定要到现场去转一转、看一看。

“由于战争年代缺衣少食,过惯了苦日子,所以公公养成了不挑食的好习惯,最喜欢的就是红苕和‘油油饭’。”熊代其的大儿媳妇蒲庭华告诉记者,平日里公公不抽烟、不喝酒,饮食清淡。

“公公的作息很规律,每天晚上6点多上床休息、早上8点左右起床。”蒲庭华告诉记者,由于公公年龄大了,子女们一直不让他过手家里任何事,但是他闲不住,每天起床都要打扫自己的房间,还在家门口开垦了一块自留地。子女们一合计,既然老父亲喜欢就让他做吧,大家平时多留心一点。

2 百岁老太爱看电视和视频

在嘉陵区长城路一居民小区内,住着一户令周围人羡慕的五世同堂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是104岁的老太周素清。

“家里来客人了,快请坐。”当记者跟随嘉陵区民政局、都尉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来到周素清家时,见到家中来客,坐在沙发躺椅上的周素清热情地招呼大家落座。周素清身材瘦小,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满脸慈祥的笑容,不停地与人打招呼,整个人神采奕奕、精神矍铄,思维十分清晰。

周素清的二儿子陈兴阳告诉记者,母亲是嘉陵区李渡镇人。由于家庭条件差,母亲靠着种地,努力地抚养8个孩子长大。在陈兴阳懂事后的记忆里,母亲每天5时就起床准备早饭、下地干活,晚上11时才结束农活,遇到农忙时节,晚上要忙到凌晨一点多。直到几个孩子相继长大成人、走上工作岗位,母亲的生活才慢慢地轻松起来。

“母亲很喜欢爬山,以前在老家乡下,母亲每天吃完早饭、午饭就要去爬山。因为担心出意外,我们兄弟姐妹几人就轮流陪着母亲爬山。”陈兴阳说,在饮食上,母亲从不挑食,但偏好大米、红苕、豌豆等,“母亲还有两个特点,每天一定要吃一点肉,晚上喜欢吃汤圆。”

“2014年,为了方便照顾母亲,我们把她接到了现在这个小区里居住。”陈兴阳说,即便当时已经一百岁了,母亲每天饭后还是要在小区周围散步,回到家就开始看电视,有时晚辈回来看母亲,母亲还会让他们把手机上的视频放给她看。

“母亲的身体本来一直很好,但2017年时,她的双腿突然使不上劲,导致现在站立困难。”陈兴阳说,兄弟姐妹都住在一个小区里,离得非常近,“白天,我和爱人就在家里陪着母亲说话聊天,或者用轮椅将母亲带到户外转一转;晚上,年龄小的弟弟妹妹就来陪伴母亲,一家人其乐融融。”

3 环境人文历史造就“世界长寿乡”

据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人口与健康长寿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开展的2017年、2018年联合调查研究显示,嘉陵区80岁以上老人超过19000人、90岁以上老人超过2600人、百岁老人65人,其中最高寿者达113岁。老年长寿比、植被指数、空气污染指数、地表水质量指数、平均受教育年限、恩格尔系数等各项数据,均符合认定标准。2017年,嘉陵区启动“世界长寿乡”创建工作,2018年8月,得到批复通过认定。

嘉陵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曾聘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该区进行专项调研,得出结论:嘉陵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水源充沛,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4℃,年均无霜期297天,年均日照时数1068小时,年均降雨量1002毫米,自然气候宜人;植被丰润,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到80%,空气清洁指数达到最高等级,水质优良率全年达100%,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率低;有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嘉陵江359度曲流奇景,既有山的坚韧,又有水的灵动,种种优良的环境,造就了人口健康的基础。

此外,该负责人认为,嘉陵区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孝老敬老人文底蕴悠久深厚,留下很多“致富后不忘乡邻”、“百善孝为先”故事。该区积极倡导孝德文化,打造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天乐谷景区;每年举办“长寿文化节”,开展“十大孝星”、“十大长寿之家”等活动,让该区爱老敬老之风日益浓厚。同时,嘉陵区乡风古朴,民俗浓郁,千百年来,家风家训、乡规民约的良性引导和聚族而居、春耕夏耘的生活方式,涵养了嘉陵人平实朴实、向上向善的生活心态,大家心胸宽阔、为人平和,乐善好施、热心公益,邻里和睦、慈善仁爱,处处洋溢着延年益寿的健康风俗,不断演绎健康长寿的百岁人生。

■相关链接

截至2018年, 南充市80岁以上老人突破18万人, 百岁以上的老人达到527人。全市年龄最长老人是南部县的邱柴氏,根据户口簿登记资料显示, 邱柴氏出生于1901年1月1日,目前已经118岁。

近年来,南充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老年人生活, 积极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目前,南充市8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取补贴不低于25元;9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取补贴不低于100元;10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取补贴不低于200元。市辖三区70岁以上的老人,可办理公交车“老年卡”。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也会在春节、元旦、重阳等节假日,为老人送去温暖。

新闻推荐

“我是果王!”浦北果农打擂台贺新年

王振钊摄影报道“这个果大,又好看,肯定是他第一!"“来,在这里照张相!"1月1日,浦北县双良芭乐园热闹迎新...

浦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浦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