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住源头 为食品安全带来“甜头”本报记者 李建城 通讯员 杨坤
食品药品监管人员抽检海鸭蛋生产企业 李建城摄
食品生产,是食品诞生的源头,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源头。从源头起抓牢安全监管,锁住安全链条,人民群众才能享受到食品安全带来的“甜头”。
日前,钦州市2018年度食品生产安全工作现场会在浦北县召开,深层剖析钦州市的食品生产监管现状,试图寻找一条更好的监管路子。记者获悉,目前钦州市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共有333家,食品小作坊297家。前三季度共开展食品生产环节监督抽检616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6.3%。
锁住源头
完善食品生产安全链条
广西北部湾珠乡橄榄食品有限公司,是浦北县正在创建的食品安全示范企业。走进企业车间时,可见工作人员穿戴好防护服装、口罩、头套等,正在熟练地进行生产操作。为落实食品安全生产要求,该企业严格对原辅料购进来源进行查验登记,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追溯制度和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等。企业负责人表示,在浦北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指导服务下,该企业各项食品安全设施均已到位,在生产好产品的同时,更注重安全制度的落实。
从过去侧重监管产品,到现在着重加强对企业的监管,钦州市的食品生产监管从强调提升质量水平向注重食品安全转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着力引导、极力督导、大力倡导等措施,充分调动食品生产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食品安全“要我负责”变为“我要负责”。
当前,钦州市正推动各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主体责任制,全面推进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树立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底线意识,采取有力措施,严把每一道防线,切实把食品生产安全工作做到电子上,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提升食品“源头”安全保障水平,确保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用得放心。
前三季度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管部对全市333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移动执法终端系统现场检查。目前为止,已完成对246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完成率73.87%,计划在11月份底前,实现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检查覆盖率达100%。
鉴于钦州市仍有食品小作坊297家,监管部门一方面完善小作坊登记备案制度,另一方面推动小作坊“划行入市”。在建设好钦北区食品生产小作坊集中加工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钦南区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的配套完善,同时配合灵山县开展自治区级食品小作坊示范点建设2家,大力推动全市食品小作坊规范化生产和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推进灵山沙坪、浦北张黄镇特色食品小镇建设,紧扣产业发展趋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小镇大产业,努力培育出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集群、有影响力的食品行业冠军。
带来甜头
享受食品安全的幸福感
近年来,钦州市民切实感受到了钦州市食品安全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食品安全满意度不断上升,这一切与钦州市食品生产的安全监管密不可分。今年以来,钦州市把“从源头保安全”作为落实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积极开展食品生产监管工作。
截至9月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共组织开展食品生产环节监督抽检616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6.3%。其中,“区抽”246批次,合格239批次,合格率为97.2%;“市抽”370批次,合格 354批次,合格率为95.7%。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冯晓斌表示,在分析监督抽检工作后可以看出,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食品安全风险高发、易发、多发的阶段性特征仍然明显。食品生产集聚源头性、发散性、风险性、工艺性于一体,全市获证的30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也多是中小企业,仍然需要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创新食品生产管理机制,重点推进食品生产管理模式研究、制度创新、方式改进和流程优化,全力构建精准高效的食品生产管理体系。
下一步,钦州市将着力帮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以“原辅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产品出厂销售”为核心的“四环一链”食品安全全程信息化追溯体系,以食品生产全过程记录检查为重点,督促辖区内所有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追溯制度要求,完成全市食品生产企业追溯机制建设任务。
另一方面,突出抓好食品生产监管四个方面工作,坚持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为主线,落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食品生产监管责任,继续推进食品生产监管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食品企业风险分级监管,创新推进特色食品监管,并加强重点食品风险防控、重点问题风险防控、重点区域风险防控及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防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潘定盼通讯员韦佳玲)日前,浦北县三合食药监所接到一起群众举报,称三合镇定更小学旁一农户所售卖的早餐存在严重的...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