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职教大发展 产教融合育工匠——钦州市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成就综述

钦州日报 2018-05-05 08:32 大字

谢晓阳

钦州职业教育,曾经问题十分突出:条块分割、职能交叉、重复办学、资源浪费、中职和普高比例严重失调,在校学生为500人以下的有 7所、为0人的有3所,停办并将校园出租的有 6所。

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作出大改革、大建设、大调整的决定,强力推进、多面突破,实现多项创新。十年间,一场脱胎换骨的职教改革创造了钦州教育史上的新奇迹。

运筹:克难攻坚,三大职教中心拔地而起

市委、市政府站在服务整个东盟合作的高度,强力运筹职教整合,将目标定位为“城乡统筹、集成发展”。2008年投7亿多元,建设了三大职教中心,分别是钦州市职教中心园区、灵山县职教中心、浦北县职教中心。其中,市职教中心园区总建筑面积达到71万平方米,灵山县职教中心总建筑面积达到11.3万平方米,浦北县职教中心总建筑面积达到9.18万平方米。2012年一2017年投入3亿多元搬迁新建和回迁新建钦州市卫生学校、钦州市技工学校,构建了钦州大职教的发展新格局。

布局:突破围城,直接畅通优化办学新格局

2008年,钦州市建立“政府主导,教育主管,行业指导,部门配合,统一办学”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作出了学校布局调整的决定,由全市19所中职学校调整为9所。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办学质量低下、学校生存困难、资源浪费等问题,构建了钦州职教办学新特色,在市直学校实施创建“引企入校,送教入企”特色,在灵山实施创建“依托企业,办活农村职校”特色,在浦北实施创建“融入工业园区,直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等办学特色,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定位:调整专业,对接服务北部湾发展战略

坚持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需求,建立以市为主导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一是建立严格的专业设置审批制度,凡师资力量不够、设备不达标、与产业发展脱节的专业一律不批办。同时对连续三年不招生和招生人数偏小的专业实行撤销设置资格。二是在全市专业设置规划上,坚持以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为目标,以园区建设发展为主体,在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以财经、汽车、机电、石化、坭兴陶类为主开设专业,市卫生学校以护理、制药类为主开设专业,市技工学校以培训、办证、审证类为主开设专业,合浦师范以师范类为主开设专业。三是在灵山县以茶叶生产与工艺、烹饪、电子商务类为主开设专业。在浦北县以建筑工程施工、农村经济综合管理、模工、服装类为主开设专业。四是在统筹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的改革创新上,市级学校规划开设坭兴陶专业,县级学校规划开设茶叶加工、建设工程施工等专业。目前坭兴陶艺、茶叶加工这两个专业均获得自治区示范专业,建成了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区、高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

保障:优先发展,增强中职学校发展后劲

一是基地建设,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2008—2018年总投入7.928亿元,配置数字化校园网11套,计算机室136个,多媒体教室565个,仿真实训室31个,信息平台21个,实训中心39个,自治区示范性基地24个,特色培训基地12个,大师工作室13个等,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

二是“三编”合用,打造队伍。通过资源整合,解决教职工工资问题。市直中职学校教职工工资由原来的差额拨款变为财政全额拨款;“三编”合用,解决了中职学校教师不足的问题。实施“实名编”“非实名编”“后勤服务编”,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直接入编和先聘后考,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专业教师;目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求。

跨越:由招生难到门庭若市

全力破解普高与中职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促进中职与普高办学规模大体相当,使全市办学规模迅速发展壮大。2015年,高中阶段共招生35546人,其中普高招生17461人,中职招生18085人,普职比为49.1:50.9;2016年,共招生42648人,其中普高招生20514人,中职招生22134人,普职比为48.1:51.9;2017年,共招生45542人,其中普高招生21908人,中职招生23634人,普职比为48.1:51.9。使钦州市中职学校办学规模达到国家的办学标准,展示钦州的办学实力。

突破:教学质量大提升

实施质量攻坚行动计划,由原来的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由教师说了算,改为由用人单位和技能竞赛说了算的做法,实现了全市中职学生参加全区技能大赛的新突破。2013年荣获全区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5人、二等奖23人、三等奖60人。2014年荣获全区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8人、二等奖32人、三等奖64人。2015年荣获全区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9人、二等奖42人、三等奖105人。2016年荣获全区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9人、二等奖42人、三等奖77人。2017年荣获全区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3人、二等奖77人、三等奖133人。2018年荣获全区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7人、二等奖87人、三等奖115人。2013年至2018年获广西技能大赛第一名(状元)38人。

圆梦:由读职校是“尽头路”到就业升学路路通的转变

一是搭建就业平台,圆学生就业梦。目前中职学校与工业园区253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关系,共签订订单合作培养班73个、企业员工班21个、引企入校3家,畅通了毕业生就业渠道。2012-2017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5%、96%、96.5%、97%、97.5%、98%。

二是搭建升学平台,圆学生大学梦。上大专人数为2012年1665人、2013年1992人、2014年3254人、2015年2697人、2016年3582人、2017年4653人;上本科人数为2012年21人、2013年340人、2014年182人、2015年187人、2016年365人、2017年325人。2012年至2017年升大专17843人,本科1420人。

超越:改革创新,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是机制创新。2011年成立钦州市校企合作促进会。2012年建立全市中职学校技能比赛机制。

二是案例创新。2012年《钦州市创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验报告》。2013年《一大举措、四大创新,打造钦州市职教园区新模式》。

三是模式创新,2013年在全区职教大会上钦州市作了《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打造北部湾“蓝领”摇篮》为题的经验介绍。

四是布局创新。2015年在全区职教大会上钦州市作了《党委政府统筹推动,促进县级中专转型升级》为题的经验介绍。

五是招生创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大会上作经验介绍。2017年,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在苏州召开,钦州市作为全国八个发言单位代表之一,在会上作了《多措并举,促进中职与普高规模大体相当》的典型经验介绍。

六是成果出新。2011年钦州市获得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创新市;浦北县2011年获得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县;浦北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30多项自治区以上的先进荣誉。

七是获到教育部的重视。2014年,时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和时任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康等领导莅临市职教中心园区视察,对市职教中心园区和全市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十年的改革发展,钦州职业教育跨入历史性的快车道,打造了“广西一流、全国知名”的职业教育。目前的钦州职业教育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培养人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发展新时期职业教育作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的作为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共同努力,奋发有为,以风生水起、千帆竞发的磅礴气势,再次谱写钦州职业教育新的辉煌。

新闻推荐

听取群众心声广泛动员发动确保旧城改造有序推进铜陵路街道、大兴镇分别召开旧城改造意见征询会、动员会

本报讯近日,铜陵路街道、大兴镇分别组织召开旧城改造意见征询会,听取群众心声,广泛动员发动,确保改造工作有序推进。4月23日,铜陵路街道召开合浦北村旧城改造项目征迁意见征询会。据悉,合浦北...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