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重点大胆试 只争朝夕大胆闯 钦州港片区奋起开创“十四五”新局面见闻
工人们在认真地清洗液化石油运输船。 广西泰嘉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项目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简文湘姜木兰通讯员黄海志苏元媛文/图
编者按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个片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片区,钦州港片区紧紧围绕“十四五”的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按照“加快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向海经济集聚区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的“一港两区”定位,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港,高质量打造临港产业体系,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1月14日至15日,记者深入钦州港片区采访,亲身感受钦州港片区只争朝夕、奋起开创“十四五”新局面的动人场景。
A朝气蓬勃的国际门户港
“二场正面吊,等下我在群里发一组箱号,为王家营西到站,回到场内核对无误后装上对应火车。”1月15日,在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调度室,调度张力在电脑前边操作边发出语音指示。
“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但钦州中心站集装箱办理量突破28万标箱,较2019年翻一番,创下了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运营首年的办理量最高纪录。”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总经理助理、运营部部长杨艳介绍,本月底将有6台远程操控自动化龙门吊运抵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预计今年6月完成安全调试,具备自动化作业条件,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将率先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远程操控的铁路集装箱智能场站。“十四五”期间,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场站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同时努力实现百万标箱办理量目标。
“‘十四五’期间,钦州港片区要围绕‘国际门户港’这一定位,全面释放港口条件、货源腹地等优势,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全面提升港口的智慧化建设水平,深化港口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争当广西乃至西南中南地区面向东盟开放的第一门户港。”钦州港片区管委副主任莫福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目标已确定,行动紧跟上。在钦州港片区,随处可见国际门户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在钦州港大榄坪港区大榄坪南作业区7-8号泊位集装箱自动化改造工地,记者看到,工人正在清理旧电缆,一旁的挖掘机、打桩机在轰隆隆地作业。
“2020年,公司新开工东航扩建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概算投资约32.96亿元。今年我们加大建设力度,计划在6月30日前完成东航道扩建工程一期、二期工程调整,完成大榄坪南作业区7-8号泊位集装箱自动化改造土建工程并移交设备安装调试。”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赵建轰介绍。
截至目前,北部湾港已开通集装箱航线52条(外贸28条、内贸24条),基本覆盖国内沿海、东南亚及东北亚主要港口,其中香港和新加坡为常态化对开班轮,已开通至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的直航,远洋航线已开通至南非及南美东。一个朝气蓬勃的国际门户港展现在世人面前。
B前景广阔的向海经济集聚区
1月15日,记者看到,一艘崭新而气派的液化石油运输船停泊在码头,工人们在认真地清洗船身。“这是全国首艘新规范5000m3LPG液化石油运输船,于今年1月25日正式交付船东,实现广西北部湾高附加值船舶建造零的突破。”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易明介绍。
2020年,该公司共完成65艘十万吨级船舶修理改装;造船完工交船6艘。2021年,中船广西公司将承接大批量绿色珠江LNG动力运输船舶订单,计划全年完成48艘船舶批量建造任务。“十四五”期间,中船广西公司将加快推进钦州大型海工修造及保障基地、中船广西海上风电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全面形成船舶维修、船舶建造、海工装备制造以及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设计制造及安装运维业务。
中船广西公司跨越式的发展,是钦州港片区加快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今年钦州港片区要突出向海发展、集群发展,加快培育‘龙头+集群’体系。要瞄准现有大化工建链强链,拓展精细化工、化学药中间体等下游产业链,推动风力发电、海工装备配套招商,争取签约项目100个以上。同时着力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推进总投资2577亿元的101个重大项目建设。”莫福文说。
广西泰嘉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项目就是其中一个在建的重大项目。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该项目的动力车间、主厂房的主体工程已初具规模。“2020年春节后,研发楼、动力车间和主厂房、特高压变电站同时开工。预计2021年5月底实现主厂房封顶,2022年1月底开始生产。”广西泰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念军介绍。
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20亿元,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达120亿元,税收4亿元。“项目刚开工,就有不少上游的厂商过来考察。仅这周就有3家设备零件维护的厂商来考察并洽谈合作事宜。”戴念军表示,作为钦州港片区电子信息产业龙头,尤其是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关键上游环节,该项目已成为吸引工业显示器、电视、笔记本电脑等先进制造业落户钦州的“先进示范”,将极大地拉动相关下游企业的发展并形成产业集群。
这种快马加鞭的建设精神,同样体现在广西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建设上。记者到达该项目施工现场已是下午5时,一台台大型吊机仍在紧张地工作。“我们的现场施工人员共有8000多人,为抢抓建设进度,今年春节期间不停工。”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广西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姚峰介绍,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约700亿元,年产值约650亿元,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计划在今年4月底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在2022年9月建成;三期工程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启动并部分建成投产。
C不断深化的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
1月15日,记者从广西自贸试验区沙巴燕窝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窗户往里看,只见工人正在认真地为燕窝挑毛。“我们利用自行研发的机器实施初挑毛,再用人工进行精挑毛,仅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一盏燕窝的挑毛工作。”该公司工厂负责人张耀方告诉记者。
2020年12月1日,海关总署在官网上公布最新的进口毛燕指定加工企业名单,广西自贸区沙巴燕窝有限公司成功获批,成为钦州港片区第10家获得进口毛燕指定加工企业资质的企业。“我们的生产线24小时满负荷生产,一个月的燕窝产量将达6.2吨。希望今年能加大生产力度,让中国人尝到地道的、高品质的马来西亚燕窝。”张耀方表示。
在广西自贸区燕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我们通过科技手段,将燕窝的唾液酸和蛋白质萃取成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糖蛋白肽。今年1月5日,公司顺利通过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许可证专家组的现场审核验收并正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下周将开始试产。预计2021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至8000万元。”该公司董事余的汮介绍。
广西自贸区燕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新加坡凯康远东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投资的全资子公司。“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共建的两国双园跨国合作项目;钦州港是国家海关总署批准的首个毛燕进口口岸;燕窝加工贸易基地是中国首个集燕窝进口、检测、交易、加工、研究、检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式燕窝产业发展平台。我们选择在这里落户,有望延长整个产业链,为燕窝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格局。”余的汮表示。
“今年,片区要围绕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加快形成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要认真谋划中马深化合作的方向和路径,完成‘两国双园’升级版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两国双园’重点产业合作项目储备库,推动两园在石油化工、汽车等领域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体系;开展国际经贸合作,推进马来西亚中小企业集聚区招商。”莫福文介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潘云锋“加快建成广西工业强市”“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连日来,钦州市代表团代表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结合...
钦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钦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