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红米成为致富米
本报记者潘云锋通讯员张相兵
临近过年,48岁的钦州市钦南区尖山街道尖山村贫困户、科农生态园餐厅服务员姚远金愈发忙碌。
“年底了,很多公司年会在我们科农生态园开,餐厅每天都有十几二十桌,生意很火爆。”姚远金一边洗菜一边与记者交谈。
很多食客来科农生态园就餐,是受这里的特色美食——海红米粥吸引。“海红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膳食纤维,是健康营养食品,味道也很好。”带着一家人慕名而来就餐的张先生对记者说。
钦南区沿海一带有大量滩涂,盐碱化严重,村民有句顺口溜:“咱村的地,远看水一片,近看全是碱!想吃一片肉,没钱!”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却适合海红米生长。海红米在钦南区沿海一带称“潮禾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为充分利用沿海滩涂,钦南区着力推进海红米种植,专门出台了《钦南区“钦州海红米”产业奖补实施方案》《钦南区“钦州海红米”种植方案》,安排产业发展资金170多万元对海红米种植进行奖补,在尖山街道、康熙岭镇、黄屋屯镇、东场镇等建立了海红米产业发展基地和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姚远金所在的尖山村成立了科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姚远金是合作社的成员,科农生态园餐厅也属于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发展海红米种植330亩、巴沙鱼养殖示范基地200亩。2019年海红米种养销售收入130万元,养殖巴沙鱼销售收入超60多万元,同时,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30个,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我把区里支持的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到合作社的海红米种植,每年有600元的入股分红,加上在家门口的科农生态园餐厅上班,每个月有2800多元的工资,我感到很开心,对脱贫也很有信心!”姚远金满脸笑容地说。
据了解,钦南区海红米种植已经覆盖了全区6个沿海乡镇,建成了5000亩海红米集体经济产业基地,实现产值约2200万元。
新闻推荐
董静舒摄影报道“花灯挂起来了,歌儿唱起来了……快快乐乐过新年!”伴随着孩子们的歌声,市实验幼儿园2020年新年欢庆周活动拉...
钦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钦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