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为民办实事中” 记市政协委员、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罗云

钦州日报 2020-01-16 09:22 大字

罗云(左)进行艺术指导 本报记者 周丽虹 摄

本报记者 周丽虹

因为热爱,即使辛苦千百回,他仍觉得做艺术很幸福。

因为热爱,10年来,他履职尽责,坚持每年提交提案,为钦州文化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实事。

他是市政协委员、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罗云。

苦练“内功"收获成功

受父亲影响,罗云从小就喜欢表演。

从中专到大专、从本科到研究生,罗云把舞蹈、钢琴、声乐、戏剧表演、导演等舞台艺术方面的学科几乎学了个遍。2012年来到市群艺馆后,他选择从一名戏剧曲艺辅导员做起,为群众演出、进单位培训、到基层辅导、送文化下乡。

除了在市群艺馆任职,他在社会兼职一栏里,头衔众多:戏剧家协会主席、朗诵委员会主任、专业导演、辅导老师、节目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目前,钦州市参加全区或全国戏剧曲艺类专业赛事的节目,大部分是由我这边出剧本或策划导演的。"罗云笑着说。

翻出他的成绩单,仅2018、2019两年的收获就让人惊叹不已:两年共创作文艺作品26个,作品获得国家级奖6项、省级奖9项,他个人也被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授予全区文化系统“八桂文化艺术奖"先进个人、全区文化系统个人二等功。

成功的人生,从来没有捷径。罗云说,除了平时的学习积累,另一个关键是苦练。

让罗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排演一出大型剧目中,他需要给被一座大山压着的壮族部落首领配一段画外音,其中配到“壮家的甘蔗好甜呐!"时却卡壳了。“我被一座大山压着,可是我怎么都找不到很重的感觉,导演跟我说再重一点,可我就是找不到感觉。简单的一句话、几个字,录了两个多小时录不下来。"罗云回忆,“最后,直接就2个人跳到我身上,我背着2个大男人念这句话,录一次就过了。"

对罗云来说,熬夜创作是家常便饭,可他从不觉得辛苦,他说:“我觉得是热爱,因为你对这行热爱之后,就不觉得它辛苦了,而且不但不辛苦,还感觉很幸福。"

十年履职 初心不渝

“作为一个政协委员,我同样感觉很幸福,因为可以为身边的群众发声。"罗云感慨地说。

10年的政协委员履职生涯让罗云养成了一个习惯,生活中发现一些民生问题适合提建议时,他总会拿个小本子把它记下来,然后仔细琢磨是否能形成提案。“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论证出来的提案通过率是比较高的。"他说。

10年间,罗云从未停歇,先后提交涉及城市建设、交通、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的提案10多个,很多提案都很快得到了答复和落实,这也让他感到作为政协委员很欣慰。

2016年,针对钦州市停办春节团拜会的问题,罗云提交了一个《关于恢复举办钦州市春节团拜会的建议》。“钦州市每年都做了很多事情,取得了很多成绩,可是如何体现出来呢,每年的春节团拜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罗云坦言,团拜会信息量大,除了载歌载舞营造新春氛围之外,关键是党委、政府可以借此机会向全市人民汇报一年来所取成绩,市领导利用春节团拜会向全市人民拜年问候。自罗云提交提案后,当年钦州市便恢复举办春节团拜会。

作为文化艺术界别的政协委员,去年,罗云关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特别是群众文化方面,“两会"期间,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钦州市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推广传播的建议》。罗云表示,除了要关注民生之外,他将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的职能作用,深入调研,把人民群众所急、所忧、所难的事情变成更好的提案。

新闻推荐

自治区检查指导组到钦州市检查指导春运工作确保春运绿色高效运行

本报讯(记者肖鑫)1月10日,自治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黄林毅率春运工作检查指导组到钦州市开展春运应急协调和检查指导工...

钦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钦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