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钦州发展中贡献出应有力量 市行政审批局主动检视问题服务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
本报记者 周顺彬
设立行政审批局,将原来分属多家机构的30多项行政审批职能统一行使,对推进全市的营商环境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年8月份,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挂牌后,该局积极检视配套存在问题,主动、高效地担当起服务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的行政审批指导工作。
主题教育活动成果如何,关键要看在实际工作中的成效。截至目前,片区内357家企业已拿到自贸试验区营业执照,其中内资342家,外资15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达36亿元。企业在市场准入中初尝自由贸易试验区带来的改革红利。有问题不可怕,解决问题更佳
自贸试验区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但由于钦州港片区涵盖三个园区,行政许可交叉的问题也显现了出来。“工作中,我们检视到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中存在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登记主体不统一、群众办事往返跑、业务范围不一致等问题。对此,我们主动作为,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战斗精神,敢为人先找出路,解决自贸区创新发展问题。”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仅说。
该局主动协商钦州港片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提出创新理念,解决企业登记问题,建立“市区联办、一人通办”商事服务模式。10月8日,在市民服务中心设立了“自贸试验区服务专窗”,对接业务系统分配审批人员办理权限,实行“市区联办、一人通办”企业注册登记新模式,在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市行政审批局通办“两地三园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钦州港区)”企业开办业务,通过联办通办,企业的市场准入更加灵活便捷。用好手上的权,增加需要的权
位于白石湖畔市民服务中心的自贸试验区服务专窗设立不到1周,就为5家公司办理了企业注册登记,并且全部当场办结、一次办妥。
陈仅告诉记者,面对自贸试验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市行政审批局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用足手中的“权”,从百姓关心、企业关注的工程建设、市场主体准入入手,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企业开办、投资项目、生产许可等重点领域形成优质的政务环境支撑和便利的投资环境支撑,主动服务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建设和“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下转05版)
新闻推荐
共享学习心得本报记者夏玮蔓通讯员丁德龙摄影报道10月10日,钦南区委宣传部联合文峰街道及“双报到、双服务”单位在文昌社...
钦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钦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