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相济 产业夯基强筋壮骨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之六

钦州日报 2019-10-08 09:44 大字

本报记者 周丽虹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

从“把农业放在经济首位"到“以港兴工、三化互动",再到“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直到现在的“构建大开放、大通道、大港口、大产业、大物流发展新格局",新中国成立以来,钦州发展思路日益清晰,目标不断提高,成效更加显著。

70年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1978年为62.78:19.06:17.94,农业占主导地位;2006年为35.7:33.7:30.6,三产基本达到平衡;2018年为19:41.3:39.7,二三产业成为主要产业。经济结构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临港产业与县域工业比翼齐飞,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成功走出了一条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从解决温饱到迈向全面小康,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

“回归田园",大门口牌匾上的四个大字,引人注目,让人心生向往。走进去,视野开阔,一片碧湖,水波盈盈,飞鸟掠过湖面,泛起阵阵涟漪,游人在湖边嬉戏散步,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田园画。这就是坐落于钦北区大垌镇的翠湖田园。

正忙着接待游客的翠湖田园项目开发负责人符佑兴介绍,田园项目就是发展生态乡村旅游,走现代农业化道路。2017年,翠湖田园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后,前来游玩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翠湖田园是钦州市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生动注脚。70年来,钦州市农业农村在思变中突破、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提质、在稳定中增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产量由低产向高产稳产跨越,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现正大步朝着全面小康迈进;农业政策由过去“交公粮"向取消农业税、发放农业补贴转变;农业生产条件由过去靠天吃饭向“旱能浇、涝能排、路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粮田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过去人力加传统农具的传统耕作模式向机械化、集约化转变;农业经营模式由过去家庭小农经济分散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经营转变;农业产业化由过去的家庭作坊走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化。

解放初期,全市农业发展缓慢,结构单一,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落后,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1979年的春天,伴随着全国“大包干"热潮,那彭的老百姓自发把经济作物承包到组,把鱼塘承包到户,拉开了钦州农村改革发展序幕。在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1982年,钦州粮食总产量达105.32万吨,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4元,比1978年增长了108.5%,许多农民一年跨过温饱线。

90年代,钦州积极贯彻执行粮食“三稳定、两平衡"方针,真正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农业投入,大搞综合开发,建设“山上钦州、水上钦州"。(下转04版)

产业发展挺起钦州脊梁

晋亭

产业是经济的根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支撑和脊梁。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坚实的产业支撑,就没有城市的实力,就不可能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产业强市,是钦州经济发展的强劲脉动,是鲜明而响亮的“钦州声音"。

对港口的大胆开发建设,带来了产业发展的裂变。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钦州一直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地区,产业结构十分单一。依托港口,钦州从农业大市奋力迈向工业大市,产业发展从传统食品、医药等轻工业为主转型到以石化、化工、装备制造等重工业为主,大力发展临港大工业、县域中小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撤地设市25年来,钦州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目前,按照国家赋予钦州“打造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的战略定位,钦州正加快形成“油、煤、气"三头并进的多元化石化产业体系,以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北部湾地区重要的修造船、能源保障、粮油加工、林浆纸基地。

产业强市,是钦州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全市上下埋头实干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成效充分证明,构建大产业新格局作为一条强市之路,符合钦州自身实际,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挂国旗庆国庆

整装待发挂上国旗9月28日,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党委与海博党支部联合开展“守初心、迎国庆”出租车挂国旗主题党日活动。在庆...

钦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钦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