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幸福拔节的声音 从百姓视角看钦南变化
白石湖公园俯瞰 张相兵 摄
黄子珅
百姓见证城市的变化,推动着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在创造着城市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钦南有何变化?让我们从普通人的眼中发现这座城市的变化,从普通人的讲述中倾听这座城市的幸福。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宜居钦南令人醉“前几天我从和谐塔开始,沿着白石湖栈道环湖散步,感觉非常好,很享受。”今年74岁的马凤玉已经在钦南生活了近65年,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老钦南人,这座城市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装在她的心里。
从刘永福故居到古街骑楼、白石湖、园博园,在传统文化与人文景观之间,几乎所有的宜居因子都在这座城市中汇聚,而马凤玉对于这座城的热爱也不时地表露在言谈之中。尽管已经退休十几年,她还是时刻关注钦南的变化。
6年前,白石湖片区只是一个装满水的“土坑”,泥泞的道路,让市民望而却步。2013年春天,白石湖片区立项扩建。如今,这里是未来的中央商务区,拥有现代、简洁、时尚且具有地域文化的湖畔公园,带动经贸、金融、信息、生态旅游等更多产业快速发展,为钦州市发展聚才气、积财气、旺人气,让城市生活“热”起来、市民乐起来。“两年多没来钦南,感觉变化特别大:城市新了,夜景亮了,人的头脑活了!”企业家代表蔡连红感慨地说。人文环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亮丽名片,提升城市吸引力,对于优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一座城市的外在变化,你可以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但是对于一座城市内在的变化,则需要用心去感知。
改革开放以来,钦南区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每一个生活在钦南的人都切身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变化:道路宽了、绿地多了、街道美了、空气好了、环境越来越优美了。
社区服务日趋完善 居民获得感更强烈
“自从参与志愿服务后,发现小区邻居间越来越熟,谁家有个事,大伙都愿意帮忙。”王中强说。今年5月,钦南区文昌社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项目启动,成为钦州市首家社区志愿“时间银行”,王中强成为首批志愿者。“时间银行”让志愿者把自己最擅长的技能以帮助他人的形式“储蓄”起来,待自己需要帮助时再按需“取”出来。
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公民投身公益的积极性,受助对象也有机会反哺社会。“在服务中收获快乐,何乐而不为?”52岁的邓秀清是“时间银行”的新储户,她说,“和我一样想法的人很多,助人为乐已成为社区的风气。”目前,“时间银行”储户已有169人。
“时间银行”是钦南区众多党建服务项目中的一个代表。今年以来,钦南区不断更新工作手法、创新工作思路,涌现出“慈善超市”“时间银行”“奉献双岗位”“党建+群建”等特色做法,使社区居民获得更多幸福感。
江滨社区为让社区居民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高辖区内居民的健康水平,常态化开展“健康行”义诊。由于江滨社区大部分辖区属于旧城区,留守人员以老年人为主,结合社区居民实际情况,市二医院派出包括心内科、骨科等多个科室的党员医务工作者,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免费检查、家庭护理指导和用药指导服务。在义诊活动中,接受体检的老人们脸上都挂满欣慰的笑容。居民张阿姨说:“儿女都出门务工了,平时头疼脑热都是自己买些药吃吃就算了,现在能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到家里指导健康保健真是太好了,谢谢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这些老人!”
壮劳力就近就地就业 老人小孩不再“留守”“现在月均工资保持在1900元左右,终于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的愿望。”就职于那彭镇扬声电子厂的黄小英非常高兴地说。
2017年,曾在广东某电子厂务工的那彭镇杨伟夫妇回乡创业,投入60多万元在那彭镇创办扬声电子厂。目前,该厂每个月能产30多万对高档耳机配件成品,已吸纳那彭、担坳、彭新、六湖、英学、那蒟等6个村委的50多名留守妇女前来工作。
近年来,钦南区认真落实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把扶贫车间作为就业扶贫的重要载体,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入驻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提高稳定收入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钦南区出台各项扶持政策促进就业,确立以扩大内需拉动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等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制定并完善就业援助、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创业补贴、小额贷款、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等政策措施,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
新闻推荐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公布的36天后,机遇与挑战都更加迅速地在通道建设中呈现。因为大通道的建设,有的铁路班列运行频...
钦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钦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