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菜篮子”民生

钦州日报 2019-08-07 09:45 大字

(上接01版)有市民向检查组建议,希望通过人大监督,促使市政府要创造条件尽快对主要农产品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织密检测网 把好“一道关”

质量安全检测监管是农产品流向餐桌的最后一道关口。

“你们这里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检测都包括哪几项?有没有发现过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检测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后都采取什么方法处理?……”在钦州市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室里,执法检查组详细向工作人员了解道。

“我们目前已建立了市、县(区)、镇三级检测监管网络,市级有标准化检验检测中心,各县区在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都设立有专门质量安全快速抽检点并确保日常运转,每个镇农业站每月至少抽取65个样品进行快检并上传系统。”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

2019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共检测蔬菜水果样品27132个,合格率为99.99%,检测水产畜牧样品1879批次,合格率为100%。正视老难题 落实“补短板”

成绩固然可喜,但问题也不容忽视。

执法检查组发现,钦州市还存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落实不到位、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衔接监管薄弱、检测监管网络对非主要农贸市场覆盖不够、个别县区检测设备未发挥应有作用、少数镇农业站检测点日常运行存在困难、少部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

国家已经提出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为此,执法检查组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各司其职,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要以“四个最严”标准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强化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群众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要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推进质量兴农;要积极推行市场准入制度,抓好农产品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无缝衔接和监管,把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要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加大日常监管、检验检测、综合执法力度,提升农产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新闻推荐

兴修水利 惠民便民

本报记者肖鑫实习生陈春晓通讯员丁德龙摄影报道7月31日,钦南区那思镇定蒙村铁牛窝水库,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进...

钦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钦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