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工长黄丹:甘当一滴融入大海的水

广西工人报 2019-05-23 01:00 大字

□封荣权温爱华

今年已经48岁的黄丹是钦州工务段南宁南线路车间的线路工长。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边远工区,多次带领职工开展立项攻关,突破技术瓶颈。先后获得广西“五一”劳动模范、集团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铁路总公司授予“火车头”奖章。

2016年12月,钦州工务段成立由黄丹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领头羊”的他以培养人才队伍,解决生产难题,促进节支降耗为己任,同时结合自身经验指导党支部开展立项攻关,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此,他也成为了大家口中能力卓群的“黄大师”。

“我感觉这个担子很重,但不管怎样都要挑起来。”黄丹跟笔者回忆工作室刚成立的日子,他说那时候13名骨干成员分散在沿线工区,如何发挥模范作用并且辐射到沿线是最大的难题。

为了让工具的制作示意图更加规范,时年46岁的黄丹开始学习使用电脑绘图软件,经常向办公室里比较年轻的同事请教。有时候,他在电脑前绘图,一绘就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黄丹很快就掌握了绘图基础知识。2018年,黄丹几乎天天在沿线班组跟班调研,有时候一去就是几天,直到找到难题的破解方法才罢休。

设计图出来了,创新工具的思路更加清晰了。针对普铁轨枕调整间距的难题,黄丹指导支部完成了普铁混凝土枕通用道岔改道器,仅800元制作成本的工具为车间节约劳动力30%,单项劳动时间缩短60%。针对道岔导曲线螺栓易断裂等情况,黄丹指导支部攻关组开展“道岔加强挡板”的攻关,使混凝土枕铁垫板螺杆防折断率提高了95%。尝到“甜头”的党支部书记纷纷找到黄丹,工作室的业务辐射范围也更广了。

如今,黄丹先后培养出广西技术能手蒋航、蒋城泉等多名优秀青年,指导党支部完成了17个攻关项目,形成合理化建议9条,间接节约设备采购成本100多万元。黄丹常说:“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将个人的价值和团体的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新闻推荐

5G体验,飞一般的感觉 “网眼看华为数字小镇”剪影

融媒体记者李香晖网友们合影留念融媒体记者蔡银菊摄体验智能冰柜,扫码开门,拿了饮料后,智能识别商品数量和品牌并在开门后自...

钦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钦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