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书记以村为家 记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钦南区那彭镇后立村第一书记米德伟

钦州日报 2019-05-08 10:02 大字

本报记者 周顺彬

米德伟(右)向贫困户发放百香果苗 本报记者 周顺彬 摄

在基层与朴实的老乡打交道,米德伟是位“老书记",因为他从2015年至今,已连续在两个村担任第一书记。

近日,记者走进钦南区,触摸这片培育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米德伟的沃土,感受他这位可爱扶贫人的敬业奉献故事。“和他们在一起,我就是一名农民"

2018年3月,米德伟结束了在钦南区沙埠镇平银村自2015年开始的第一书记任期。

过去的3年中,米德伟沉下心,加强学习惠农政策和扶贫政策,与村组党员干部、农民群众、致富能手座谈交流,与其聊困难、找出路、谋发展。“和他们在一起,我就是一名农民,所以要知道他们想什么,盼什么。"那些日子,米德伟把村里当成了家,把自己变成了农民,全身心地投入脱贫事业中。最终,在牵住平银村贫困的“牛鼻子"后,全村贫困人口充分享受到了医疗保障、义务教育及各项帮扶政策,23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平银村亦同期“摘帽"。

“当得知组织要继续派他任第一书记时,家属有了情绪。"那彭镇党委副书记、扶贫工作分队长辛圣春说,作为分队长,这个时候,绝不能让自己的第一书记“后院着火"。经过辛圣春发挥在原单位市森林公安局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米德伟终于在第二任期内赢得了如初的支持,但也对家属保证,除非万不得已,周末一定要回家陪妻儿。

“分队长经常下来一道想法子,争取工作‘一次性’过关,避免做返工造成人为的加班加点。"米德伟说。驻镇的扶贫工作队十分重视队员的家庭稳定和个人心情,除了帮做家人的思想工作外,还经常组织篮球友谊赛,消除大家的工作压力。

米德伟到任那彭镇后立村担任第一书记后,面对有16户贫困户住房不达标的难题,只花了10天时间,就解决了14户群众没有“吉日良辰"、无建房土地而导致无法建房等突出问题。“对待工作队员,要像对待兄弟一样"“管理驻村的干部,要‘严管厚爱’,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去工作。"钦南区组织部基层办副主任梁忠波说,米德伟能在基层工作岗位上摘取自治区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都是与该区同志式、兄弟式管理基层干部的做法密不可分。

米德伟告诉记者,无论是区里,还是镇上,在工作上都是用交流、分享的方式与工作队员们共同推进工作,这是让他敢于入放手工作的原因所在。

而在沙埠镇平银村工作时,心无旁骛的米德伟在基层这片天地里甩开膀子干起了事业。他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着力把一批农村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人员、科技示范户等优秀人才选进班子。

他得知支书李世东擅念“蛇经"时,就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谋划如何惠及全村。在逐渐形成的“合作社+基地+农户"新扶贫产业模式推动下,养蛇基地带动了11户贫困户走上致富路,每年每户增收4000元。

思路打开后,“钦州市大海猫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古树良驹马场"和“熊猫雷竹示范基地"等项目陆续实施,土地流转增加了群众的收入,贫困户也因此受益。

“坚守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都有资格获奖"

当记者问到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时的心情时,米德伟说自己其实只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自己的身后还有更多日夜奉献在基层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他们一样有资格获得这个奖章。“在村里搞扶贫,不仅要以村为家,还要当‘壮年劳动力’,当‘合格家长’。"钦南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黄湘说,在该区基层工作的369名工作队员,秉持这一工作理念的不在少数。“他更像一个兄长,带着我们进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与米德伟同驻后立村的赖运燕说,为让村文化活动中心早日动工,米德伟经常是晚上9点还在群众家里做工作。在他的劝导下,连原先已写辞职报告的村支书,后来也都返岗工作了。

人心聚拢了,助民脱贫增收的曙光就在眼前。为让贫困户减少雇人管理百香果的支出,他动员并教会老乡们运用滴灌技术灌溉、施肥,目前这30亩“脱贫果"长势良好。“用农药要注意安全,要戴好口罩!"“安装路灯,要戴安全帽!"“水泥路施工,要注意中暑!"身为劳动者,关注劳动中的同志,已成米德伟的口头禅。

去年以来,后立村委总投资78万元,铺设2公里水泥路、安装25盏路灯。同时,该村的3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增收3.52万元。

时光如梭,米德伟的第二个任期又过了一年,他的扶贫故事还在延续,那份劳动者情怀还在发光。

新闻推荐

抢抓先机,率先实现大数据产业发展突破

(上接01版)明确市政府责任领导和部门分工,全力推动实施。至此,这项肩负打造强大发展引擎,撬动数字经济新支点新使命的项目,正式...

钦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钦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