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给人民的答卷岂能敷衍江夏

钦州日报 2019-02-15 10:19 大字

昨日,本报二版以大篇幅报道了钦州母亲河钦江的现状——沿岸生活污水直排口截流措施形同虚设,大量生活污水仍不断直排入江;江畔滨江景观绿树成荫与亲水平台下漂浮的垃圾杂物形成鲜明对比;刚通车不久的钦江五桥附近河堤建筑垃圾堆积成山,环境卫生管理仿佛处于真空状态……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钦江的治理工作,从制度建设到财力支持无不倾力而为。早在去年4月初,钦江水质综合治理总指挥部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为守护钦江“亮剑”,8个治污专项工作组分别负责抓好各项工作,各县区也纷纷行动,全力开展辖区内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全市上下打响钦江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去年6月,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广西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钦州市更亮出“铁腕治污”决心,小到违规搭在江边的摊点,大到随意往钦江排污的厂房,该拆除的果断拆除,该取缔的坚决取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向督察组提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然而此次媒体的“突击监督”,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药”加倍了,“病”还是出现了反弹,说明此前的努力还有所欠缺、环境治理的网织得还不够严密。

漂亮答卷不是在纸上画出来的,而是要真真正正下血本、砸重金、费心力拼出来的。但是很遗憾,在实践过程中总出现不尽人意的情况:面对上级有令必行,面对人民群众却敷衍了事。缺乏服务群众的公仆意识、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触动利益的奖惩制度,保护母亲河便只能沦为空谈。要让交出的答卷令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同样满意,我们的责任部门必须亡羊补牢,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务必以铁的决心和措施推进整治,让母亲河不再“流泪”。

新闻推荐

周末赏梨花 “早出发”约你去钦州 报名

扫码入群可报名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闫芬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钦州板城镇碗窑梨花谷生态旅游区即将迎来花季...

钦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钦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