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纯青的坭兴陶工艺大师

广西日报 2019-01-26 09:26 大字

本报记者赵超

钦州坭兴陶,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钦州市高级工艺美术师陆景平从艺38年,将坭兴陶烧制技艺演练得炉火纯青。从器型、纹印到烧制,每一步精益求精,艺术与技术融合已臻化境。

“壮乡腰鼓瓶”“四季同心瓶”“骆越神韵”“卜神”……多年来,陆景平创作的一件件精品,在国内国际工艺美术展上获奖无数,他个人也获得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美术大师”等多个荣誉称号。2018年,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醉于技艺

1979年,陆景平因有绘画功底,被钦州市坭兴陶工艺厂招收进厂,从此与坭兴陶结下不解之缘。那时改革刚启动,社会春潮涌动,他却心无旁骛,一头钻进坭兴陶的制作中。

勤奋好学让他连获名师青睐。从最基础的工序修坯、压坯等学起,学徒时期的陆景平就像一块海绵,对什么技术都好奇、都感兴趣,非常虚心向师傅们请教。一年学徒期满后,他得到了当时国家级老艺人、省级劳模颜钊明的赏识,被收至门下,由此他学到了手拉坯及石膏模具翻制等技艺。

后来他转岗到厂里陶瓷研究所工作,当时的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帡也对他十分赏识,收他为徒,教他如何将这门优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日益精湛的技艺让他很快发光发热。上世纪80年代,厂里接到建厂以来最大的外汇订单——生产30万件、价值150万元的坭兴陶礼品。为保证质量,陆景平和师傅们反复研究试验,成功用树脂模心代替了传统的石膏或硫磺模心,成功完成订单。之后,他又为厂里创作了数十款新式茶壶、套装茶具,发明了模具印花工艺,工效提高几十倍,为工厂带来超过100万元的销售收入。

成就精品

即便是在为工厂批量生产时期,陆景平仍不时烧制出精品。他创作的“渔汛系列壶”1991年参加“广州春交会”大受外商青睐,连年订货量不断,至今仍有出口;1992年,他的作品“古币挂盘”被自治区政府选中,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

受行业不景气影响,陆景平也曾短暂离开过坭兴陶行业,前往广东一家金属工艺品制作公司打工。可他念念不忘家乡的坭兴陶,几年后毅然放弃优渥的条件,回到家乡重操旧业。

这时的他眼界更开阔了,设计理念有了质的飞跃,创作的“长城韵”“壮家三口瓶”等精品均斩获大奖。

为了创作更有艺术性的作品,2010年,陆景平再度离开企业,成立了个人陶艺工作室。不再受商业束缚的他,决心在坭兴陶设计创新、雕刻方面继续丰富壮乡少数民族元素。

在参观壮乡节日“跳岭头”祭祀活动时,受表演者所佩戴的各路神仙面具启发,他决定据此创作一件坭兴陶精品。此后的一个多月里,他冥思苦想,连春节都没停下来,最终将面具图案进行夸张、变形,创作出作品“卜神”。

“卜神”经烧制、打磨氧化层后,前后图案及左右两边甲骨文字配合得相得益彰,如红木般黑里透红,展现了坭兴陶工艺的神奇,在江苏扬州一举拿下工美协“金凤凰”创新设计大赛金奖。一位香港客商看中“卜神”,愿出10万元收购,但陆景平未舍得出手。“卜神”也是2013年唯一被选中的广西工艺美术精品,登载在当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杂志上。

注重传承

陆景平认为,他能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匠人”的本分,是源于对坭兴陶的热爱。也因为这份热爱,他感谢自治区政府和钦州市政府,将坭兴陶作为“广西之宝”加以推广,使得坭兴陶制作技艺不断传承。

早在1992年,陆景平就与李人帡等合编了《坭兴陶的制作与工艺》一书,从坭料选择到加工成型,从原料配方到雕刻烧制,将整套制作工艺详加说明,该书如今仍在行业内使用。

从2008年至今,他配合相关部门连续办了十一届“钦州市青少年坭兴陶艺创作大赛”,每一届他都担任策划组织者,负责培训辅导参赛选手,并担任评委。他还在钦州市坭兴陶行业首批技师、高级技师综合评审活动中,制定了行业技术标准。2014年,他参与了北部湾技术学院坭兴陶技能培训教材《坭兴陶设计》的编写。作为钦州学院、英华学院的特聘教授,他坚持为学生传授坭兴陶传统技艺和理论课。

新闻推荐

莫锦荣寄语挂职博士后争当钦州发展的智囊团勇做改革创新的引领者

本报讯1月23日,钦州市召开挂职博士后迎春座谈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莫锦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寄语挂职博士后继续发挥专业...

钦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钦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