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 灌出似锦繁花 翟才彦的大爱善举镌刻在人心深处

钦州日报 2018-12-07 09:54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凤仙 李香晖

人的一辈子,献一次血不难,难的是能多年坚持参与无偿献血;在生命进入倒计时,还想着能够把身上唯一能够捐献的眼角膜献出,去帮助别人,做到这样的人真可谓是凤毛麟角,而翟才彦,一个普通人,却把这两者兼于一身,用生命去传递温暖。翟才彦是一个温暖的人,他对社会有责任感,对亲朋乃至陌生人有着深切关怀。他的事迹,丰富了我们的记忆,温暖了我们的内心,于一个个他习以为常的善心义举中灌溉出了似锦繁花。

用一生诠释奉献

走到哪里,帮到哪里,翟才彦用一生诠释了“奉献”这两个字。

自2003年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翟才彦先后34次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1万毫升,志愿服务时间超600小时;2007年,钦州成立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他动员只有8岁的女儿加入,成为当时协会里年龄最小的志愿者;2008年,市红十字会招募志愿者,他二话不说立即加入;他的儿子在18岁用无偿献血来纪念自己的成人礼,主动接过父亲的爱心“接力棒”……

除献血救人,翟才彦常常带领志愿者们深入各乡村,看望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等,自掏腰包或发起爱心募捐,给他们送去生活慰问品、学习用品,并一直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2015年,他检出患有癌症,但依然坚持参加志愿服务,深入各行各业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直到双脚已没有办法行走了……

直到生命的终点也要回馈社会。2018年8月21日,生命已进入倒计时,翟才彦吃力地将双手连成两个圈,框在自己的眼睛上,久久不放下……这一天,已说不出话的他,用最后的力量表明要把身上唯一能够捐献的眼角膜献出的强烈愿望。

8月22日,翟才彦的眼角膜成功植入两名受助者的眼睛,帮助他们重获光明。

一个个时间节点,丈量着他一以贯之的前进脚步。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举动,记录着他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他的妻子蒙玉兰说,只要是投入到对社会有意义的活动里,翟才彦都会很开心。让人心疼的大好人

翟才彦是一个好人。为了一个素不相识人,他可以随叫随到,献血救人。但是,他又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好人,凡事先为他人考虑,唯独将自己放在最后。

“翟哥,你有什么需要,按一下床头的按钮,我们就会过来,千万不要让自己冷着。”“我知道你们大概什么时候来查房的,所以就不麻烦你们多走一趟了。”

……

癌症晚期,病床上的翟才彦觉得冷,想盖上放在床尾的被子,但长期卧床的他双腿已经没有办法移动。护士站到病房的距离不长,但因为不想麻烦他人,他宁愿冷着自己。

此前每一年的建军节,翟才彦和战友以往都会在贵港市相聚,大家知道他生病了,便把聚会地点改到钦州,一起从各地来看望他。同时,他的朋友、爱心志愿者以及受他帮助过的人也常常来鼓励他。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的关心,翟才彦更不忍他们难过,所以再三叮嘱家人,身后不搞仪式,不开追悼会。

他身上显现的品质,善良和真诚,爱和无私,从未远离我们,并且一直感动着我们。“他凡事都会为他人考虑周全,甚至特地嘱咐,他离开以后,家人不必清明节去祭拜,可以提前,也可以推后,只要避开人流高峰期,不给道路不给他人也不给家人添堵。”想起丈夫的嘱托,蒙玉兰忍不住捂住心口涌出的疼痛感,虽然那不是生理上的痛,但眼角却泛起泪花。

永远都在的一片光

他这一生帮助了很多人。

2011年的一场车祸,导致黄胜娟全身粉碎性骨折,被紧急送往医院,同时,一则急需大量血源的信息发出。翟才彦与患者并不相熟,但生命面前,他毫不犹豫挽起袖子,发动亲友,甚至向战友求助献血。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翟才彦得知钦北区小董镇西陵小学六琴分校全校只有4个班级,4位老师,孩子多为留守儿童,且学校硬件设施简陋。此后,每年“六一”儿童节前,他都组织志愿者到学校看望孩子们,详细了解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让儿子翟高旭带着乐队为孩子们送去文艺表演,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2013年,因一通求救电话,一名产妇产后大出血,急需B型血小板,在崇左出差的翟才彦便驱车赶回钦州,飞奔百里,只为救人一命。完成血小板捐献后,再去到崇左处理未完成的事宜。

他会是永远都在的一片光。纵然时光如流,翟才彦的爱心与温暖已深深刻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并以榜样的力量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让人时时看到砥砺前行的方向。

黄胜娟曾是一名农民工,如今在市区里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她说:“翟哥是她的救命恩人,他在世时,没有办法替他分担痛苦,而今,能做的只有像他那样,做个能帮助别人的好人。”

9月21日,翟才彦离开整整一个月,这一天,他的儿子翟高旭早上8时30分如约到血站捐献血小板。

11月16日,一场以“向翟才彦同志学习”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在市行政信息中心举行,一天内共计有82人献血,献血量共计29300毫升。

……

大爱无疆,善举无边,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翟才彦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善举感天动地,这种精神会激励着大家,不断地向好向善,只要人人都勇于向榜样人物学习,新时代新风尚便会在钦州大地蔚然成风。

献出温暖的血液

父子俩为自己点赞

泥土中滴有父女俩的汗水

签下捐献眼角膜志愿书

翟哥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梁琳 摄

组织志愿者到学校看望孩子们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本报记者 李香晖 李凤仙 收集

新闻推荐

父爱无疆广西交通投资集团钦州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工作人员 翟高旭

我上小学之后,父亲从部队转业。那个时候,国家开始大力提倡无偿献血,母亲也经常鼓励父亲响应国家号召。新生事物,总会有人鼓掌...

钦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钦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