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区农信联社启动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阳光信贷 振兴乡村本报记者 李建城
“看,我的名字在这里了,还‘得’了5万元!”
一次授信,随用随贷
“这次获得5万元贷款支持,让我们一起致富”
本栏图片均本报记者 李建城 摄
10月31日上午,和煦的阳光下,钦北区平吉镇广平村委,早早有一批村民聚集到村委会的门口来了。原来,当天村委会门口张贴了一张“大红榜”。
“大家快看看,红榜上有没有自家的名字。”“看,我的名字在这里了,还‘得’了5万元!”“这3万元授信是什么意思呢?”……看到红榜上的名字,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仔细一看,这张红榜,正是平吉信用社与村委会联合张贴的“广平村农户阳光信贷授信公示”,共公示农户授信信息947户。
这张小小的红榜,意义十分重大。自当天起,钦州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式启动“阳光信贷”服务新模式,通过“阳光信贷”系统,以农户的资产、劳动力、经济收入等大数据为支撑,建立电子化基础数据档案并开展普惠型授信,将普惠金融向全市乡村铺开,平吉镇广平村成为“阳光信贷”的首个试点村。
启动阳光信贷完善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坐落于钦北区的平吉镇广平村委,山明水秀,物产丰富。在致富奔小康路上,人们对资金的需求十分迫切。在“阳光信贷”落地之时,市区农信联社经过综合考虑,选择该村进行启动试点,并通过平吉信用社进行数据收集、问卷调查、资料入库等工作。
平吉信用社主任黄涣介绍到,该社利用近一年时间,深入广平村委的每家每户,收集农户信息,并对农户的金融需求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农户数据。同时,与钦北区政府、社保局、公安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对16种不符合授信条件的人进行排除,大力支持有生产需要并且诚实守信的农户,让贷款放得出去、收到回来,通过“阳光信贷”切实推进“信用村”“信用镇”的建设。
经过大量工作,广平村委共有947户农户获得授信支持,成为首批“阳光信贷”的受益者,分别获得1万元-5万元不等的授信额度。在启动仪式上,共有5位农户成功获得贷款。“这次我获得了信用社5万元的贷款支持,我准备把资金投入到现在从事的产业中来,带动十多位农户和我一起干,一起致富。”农户利达朝说。
活动中,市区农信联社还与钦北区政府一起,向在场群众大力宣传普惠金融知识,讲解“阳光信贷”政策,动员农户肯干、敢干,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
作为钦州市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市区农信联社一直坚守“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定位,服务于农村发展的金融需要。启动“阳光信贷”新模式后,该联社将把金融资源更有效地配置到符合授信条件的农户、三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充分通过金融“血液”的注入,带动钦州市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
加大金融支持 给力乡村振兴
以支持“三农”为己任,把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
在“阳光信贷”启动之前,市区农信联社开发了“阳光信贷”系统,并在本地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将客户的贷款调查、授信、定价、操作流程和公开承诺服务等全过程置于社会公众和联社的有效监督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农户集中授信,在农户因生产经营或日常消费需要资金时,可随时到营业网点申请贷款。“这种全新的信贷服务模式,减少了审批环节,简化了办贷手续,有力缓解了农村信贷服务的供需矛盾。”市区农信联社个人金融部经理裴晓告诉记者。对农户而言,通过整村各户授信,解决了群众贷款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就是说,农户有了授信资格证,一次授信,随用随贷。对信用社来说,“阳光信贷”模式,开辟出了一条通过科技和数据支撑信贷业务发展的新路径。“阳光信贷”解决了以往农户小额信贷只凭经验发放的粗放管理,通过科技和大数据支持以及制度的支撑,创新出适应当前农村信贷服务的一种标准化、透明化、集约化的信贷业务管理模式。
在平吉信用社启动后,市区农信联社计划向全市铺开,从现在开始,全市各基层信用社做好前期信息采集工作,确保“阳光信贷”顺利进行,在未来三年内实现“阳光信贷”全辖全覆盖。
市区农信联社理事长陈凤梅表示,该联社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整村推进”工程,努力提高“阳光信贷”覆盖面,让“阳光信贷”为越来越多的百姓“贷”出幸福美好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讯燕窝作为东南亚特产,一直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而马来西亚是世界第二大燕窝生产国,中国一直是马来西亚燕窝的主要出口市...
钦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钦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