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代笔 妙手生花
(上接01版)对书法上了瘾,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钟毅从“书”之道,最初是临摹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名家字帖,后得到本土著名书法家王兆儒的书艺点拨,并自费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现“中国书画国际大学”)学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书海深处。
钟毅先后在炮竹厂、拆船厂、糖厂、印刷厂等地方从业过,尽管人生道路颇为曲折,但是无论周遭环境如何变化,他初心不改,时至今日,他仍每日笔耕不辍,严抠细练、精益求精。
连年来,钟毅的楷书佳作不断,作品先后入选第二届全国册页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展,梅开三度,昂首挺进中国书法家协会大门,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从软笔到游走刻刀
从书法大家华丽转身成为陶艺大师,钟毅始终难以忘怀那一段颇具戏剧性的岁月。
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市场环境、品牌经营、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原因,钦州的坭兴陶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1998年,最后坚守的钦州市坭兴工艺厂因资不抵债被迫停产。当时,大批坭兴陶行业的生产技术人员纷纷下岗,被分流到了各个行业,不少人还到了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另谋出路。直到2000年的一天,他在街上偶遇好友罗礼烈,两人出于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一拍即合”,相约着要把书法艺术融入到坭兴陶器中去。随后几年,钟毅不断总结毛笔字和雕刻字的不同特点,反复练习、反复钻研,刻字风格日趋成熟,自成一家。
随着市委、市政府对于坭兴陶产业发展的日益重视,千年坭兴陶迎来了新机遇。2003年,全市仅有4家坭兴陶生产企业,现如今全市已涌现坭兴陶生产企业、手工作坊和工作室400余间,坭兴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而钟毅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陶艺公司和工作室。
从毛笔到刻刀,钟毅把自己所擅长的行楷草体,融会贯通到坭兴陶的雕刻技艺上来,其刀下字风隽秀可人。他的坭兴陶作品获得了“金凤凰杯”“百花杯”金、银奖;2件“帽筒”坭兴陶作品被市政府分别选送给瞿秋白纪念馆和著名作家梁衡收藏;作品“水仙花瓶”被广东省艺术珍品馆收藏;15件“松鹤花瓶”被香港知名人士收藏,还有多件陶艺精品赴新加坡、德国、日本等地参展,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
怀揣匠心笃定前行
钟毅拥有一支生花的笔,更有一把生花的刻刀,他的书法,广集古代名家书风,欧颜柳结合,自成风格;他的陶刻书风独树一帜,追求金石之创意,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同。在持续钻研书法与雕刻艺术的这些年里,钟毅见证了钦州市坭兴陶产业的衰颓与复苏、兴盛,时刻惦记着坭兴陶产业的发展。
为推动坭兴陶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为核心,结合园博园和坭兴陶古龙窑遗址,打造坭兴陶特色小镇,让坭兴陶历史文化薪火相传,不断扩大坭兴陶品牌影响力。钟毅说,他将在传统基础上,结合现代题材加以创新创作,采用微雕、浮雕等技艺把坭兴陶作品做得更精美、更受人们喜爱。
而对于今后钦州市坭兴陶土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发展、保护的问题,钟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坭兴陶土对坭兴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让后世还能有陶土可用,当前必须要在采泥、炼泥等环节做到更加精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从软笔书法,到钢刀刻字,以刀代笔,融会贯通,追求金石之创意;从纸张到陶器,跨越了艺术的领域,而又仍具初心。在钟毅看来,所谓荣誉,俱成过往,艺术之路,唯有向前!
新闻推荐
服务世巡赛 做好东道主本报记者 黄福兴 通讯员 林雪摄影报道
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在钦州学院对志愿者开展培训2018年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钦州赛段)活动将于10月17日在钦州市举行...
钦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钦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