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小站今成交通枢纽——钦州东站见证钦州铁路发展史
本报记者 陆燕
钦州东站恢宏外景 本报记者 赖昕摄
动车出站 本报记者 陆燕摄
2008年,钦州东高铁车站开始办理客运业务,至今正好十周年。十年里,钦州东站旅客发送量逐年增长,高铁开通后,客流更是成倍增长。据了解,2017年,钦州东站全年客流量超400万人次;今年以来,截至8月27日,钦州东站旅客年累客流量就已达到322.8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4.1%。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光阴中,钦州东站变化的是速度,不变的是向前的步伐。“各位旅客请注意脚下,不要越过白线,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钦州东站客运值班站长杨虹琳,在站台上用扩音器一遍遍地提醒。从客运员到客运值班站长,十年的寒来暑往,杨虹琳见证了钦州东站的变化和发展。“2008年3月7日,我成了钦州东站独一无二的客运员,售票、验票、清洁都是我一个人做,当时车站也只有从北海—南宁和北海—桂林两对客车,如今已经增开到41对车,广州南、昆明南、贵阳北、桂林和柳州,市民出行想走就走。"杨虹琳感慨道,不仅如此,客运员也从原来的“光杆司令"发展到128人;原来的一人售票到现在的6个人工窗口,6台自动售票机;原来没有雨棚的一个站台到现在5个450米雨棚覆盖站台……十年的时间,关于火车东站的每一个变化都让她印象深刻。
日前,记者来到钦州东站,站前广场上,电动车、小车、公交车停放有序,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市区,站内明亮宽敞的候车大厅里,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面带微笑地迎接着南来北往的旅客,而售票大厅的每个窗口前,购票群众都有序地排起了长队。“以前的火车东站既没有宽敞的候车室,也没有电视、空调等基础配套,不仅如此,进站的路蜿蜒且泥泞,一点也没有市级车站的样子。"40多岁的市民黄方月告诉记者,“现在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候车大厅里是按摩座椅,服务台不仅有咨询服务还备了报纸、药品等物品,真是贴心。"市民苏彦手里握着到桂林北的车票笑着说,“以前到桂林要六七个小时,现在4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出行更方便也更舒适了,而且今年从钦州到其他省市的动车又开了好几趟,可见我们钦州的交通位置越来越重要了。"
十年里,钦州东火车站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绿皮火车的人在“囧途"到飞驰高铁的人在乐途,人们的出行方式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正承载着钦州向“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枢纽城市的梦想大步向前。
新闻推荐
跨境人民币市场份额位列同业第一、对紧急开户的客户,“一对一”专人全程服务,最快2天办结……在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
钦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钦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