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线织书包 亲手钩出童年乐趣
梁杰宾拿起一根绳子和一根筷子,演示当年自己如何编书包。
“我们小时候的书包,跟你们的肯定不一样,都是用丝线编的。”5月28日下午,在和同事们讨论起童年的书包时,47岁的梁杰宾满眼憧憬,仿佛回到了40年前。
梁杰宾是清秀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老家在钦州市平吉镇。辽阔的钦州湾,是南海北部湾的一部分,鱼产富饶,而当地人的诸多生活习惯,也充满了打鱼晒网的海盐味儿,连上学用的书包,也是如此。
梁杰宾上小学时,班里四十多个孩子,大部分人背的书包都是用丝线织成的。丝线在集市上就有卖的,各种颜色都有,可以织渔网,也可以织一些生活用品,几毛钱一大捆,一捆就可以织一个不算小的书包。
梁杰宾家里有八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六,年龄稍大的姐姐早就练就了一手织书包的本领,等梁杰宾到了上学年龄,便手把手地把技术传授给了她。
“织书包的时候必须要用一种短钩,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用木棍削出钩状,但木棍太容易坏了,所以后来都用小铁棍磨成短钩。”梁杰宾说,在各位姐姐面前,她只算是个“小学徒”,所以磨铁钩的艰巨任务就落在了她身上。
“蹲在地上不停地磨啊磨,磨得腰酸背痛,但为了早点学织书包,还是得继续磨。”梁杰宾笑着说,她很小的时候就体验到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
短钩磨好以后,就开始用丝线织书包了。梁杰宾说,织书包和现在织毛衣有点像,先织好包底,然后再织包身,包底承重,所以要厚实紧密;包身要讲究美观,所以要织几朵小花上去点缀一下。
“织的时候可投入了,一织织一天,饭都顾不上吃。”梁杰宾说,刚开始她织出来的书包很粗糙,走线不够细致紧密,细细的铅笔装进去很容易掉出来,但越往后织就织得越好,包身上的图案也越来越精致,而新的书包带到班里,女孩们还会比较一下,谁的书包更漂亮,大家还要互相学习讨教,特别有意思。
从开始上小学到小学毕业,梁杰宾总共织了四五个书包,也教会了很多年幼的弟弟妹妹织书包。她说,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地跑销售,母亲体弱多病,兄妹之间相濡以沫,年龄稍大的姐姐需要做农活,像她这样年龄较小的孩子虽然不用做农活,但也得承担起炒菜做饭的责任,所以她打小就练就了一身自给自足的本领,不仅要自己织书包,还要给全家人烧火炒菜,童年时光并不能像别的同学那样无忧无虑,但她依然觉得非常满足开心。
“我们那个时候,哪个女孩爱漂亮想卷头发了,就砍根竹子,烧过之后把头发缠住自己卷;喜欢什么手工艺品,就用输液用的透明管子自己编。”梁杰宾说,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成了她童年的关键词,但她并没有觉得这样不好,反而很开心。
现如今,梁杰宾的女儿开始读初中,背的书包都是小姨等心疼她的亲友买的名牌书包,什么耐克阿迪达斯,她以前听都没听过的牌子,虽然女儿背得很开心,但梁杰宾觉得,最舒服自在的书包还是当年自己亲手织成的书包,她说有时间的话她还想亲手给女儿做一个书包,让她体验一下自己当年的快乐和趣味。
说这话的时候,梁杰宾从地上捡起一根长绳,用一根一次性筷子边钩边织,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就织出了10厘米长的带子,她说,多想回到过去,回到简单纯粹的小时候……
记者高磊盈文/摄
新闻推荐
5月15日,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申请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这一“身份”的转换,直接让企业的税负降低1...
钦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钦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