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蝶变”致富能手

柳州日报 2018-04-10 09:31 大字

发展“水稻-酿酒(酒糟)-猪(鸡鸭)-蔗(果林)”循环农业,年产值达到50万元,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近日,记者到钦州市钦北区采访时,脱贫户苏万石如此介绍他的致富经。

苏万石曾是钦北区青塘镇那路村贫困户,他依靠勤劳双手脱贫摘帽,并成为当地种养大户、致富能手、脱贫典型、党员创业模范户。

1982年,6岁的苏万石随改嫁的母亲到青塘镇那路村,继父苏子斌已年近50岁。“那时村上的水田、坡地、山林都分到各家各户,继父名下只得1亩多地,靠这一亩多地养活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贫穷户。”那路村支书苏万林说。

苏万石初中毕业后,即南下广东务工,在砖厂打砖坯、轧钢车间喷漆……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98年,苏万石辞去工作从广东回到家中务农。他先后养猪养鸡、种甘蔗,也只够温饱,后因结婚还背上了几千元的债务。

穷则思变。那路村山地多,适合种植甘蔗。2005年,苏万石承包村里农户撂荒的30多亩坡地种植甘蔗,当年甘蔗产量100多吨,成为村里“甘蔗王”。这一年,苏万石还入了党。

然而,苏万石的家庭负担是太重了。他父亲苏子斌80多岁因病常年服药,80多岁的母亲一级残疾,3个子女均是在校学生,因此他家一直没有摆脱贫困。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钦南区“创特”催热旅游经济

本报钦州讯(记者/张冠年通讯员/陈禹天)夏日炎炎,又到莲雾成熟的季节。记者走进钦州市钦南区欢乐农庄,只见庄园门口百花争艳,人工湖旁绿茵葱郁,假山掩映其中,庄园内莲雾种植基地结满了果,鲜红的果实如一颗...

钦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钦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