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撬开脱贫门 汗水浇开幸福花 记灵山旧州镇横塘村贫困户邓焕密
邓焕密在对沃柑进行保果管理
本报记者 江洪作 摄影报道
“我去年养了100多羽土阉鸡,今年春节前卖出了大部分,现在还有30多只,近日准备拿去市场卖,再买一批小的土鸡回来养,到明年春节前就可出售。”4月15日,当记者走基层来到横塘村贫困户邓焕密的家时,正在鸡舍喂鸡的他,面带笑容地对记者说,因为生活有盼头,他脸上写满了信心。
邓焕密是灵山县“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他借助扶贫政策的东风,在国家产业奖补政策支持和扶贫工作队指导下,积极发展种养产业,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改写了家庭贫困落后的面貌。2019年,他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7493.75元。
发展产业,生活有盼头
今年38岁的邓焕密,是灵山县旧州镇横塘村委老村队人,低保户,家庭人口4人;曾经,村民提起这个4口之家都忍不住叹气,因为邓焕密全家都是残疾人。邓焕密及妻子为肢体残疾人员,大儿子邓开浩,4岁,肢体一级残疾,至今还无法直立行走,去过多家医院检查都无法诊断病因;小儿子邓开洁,3岁,疑似智力残疾,全家沉重的治疗费用,像座大山压在他们的身上,使得他们一家因残致贫。
针对邓焕密一家的特殊困境,帮扶工作队想方设为他寻找脱贫致富的妙方,时任横塘村第一书记梁富妮多次入户向他宣传扶贫有关政策,动员其发展产业致富。在梁富妮鼓励下,2016年,邓焕密申请到了5万元的小额信贷,购买了10头小牛来养殖,第二年新出生的2头小牛获得了4200元奖补;2018年卖了3头牛,收入10000多元钱,加上种植0.13公顷优质稻获得产业奖补1200元,从此他有了自己增收的产业,收入开始有了起色,但家里的贫困状况依然没有大改变。
面对困难,邓焕密没有气馁,在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的指导下,依靠扶贫政策的支持,将家中的0.14公顷荒地开垦出来,种植沃柑;在对沃柑管理的过程中,在技术员指导和自己努力学习之下,逐渐掌握了种植技术。2018年,邓焕密种植的沃柑开始挂果,但因为挂果量少,还没正式上市销售。当年,他养的牛和沃柑也获得了产业奖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通过三年养牛和沃柑种植,邓焕密看到了靠双手脱贫致富的曙光,他决心靠自己的努力,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到2019年底,他通过养牛、种柑橘、种优质稻等生产经营性收入18965元,获得产业奖补共9900元,获4人B类低保金9920元,获扶贫小额贷款贴息2408.08元,获危改置换20000元,全家年人均纯收入达7493.75元。同时,经村委和第一书记出面协商,将其大哥家的一套房子置换到邓焕密名下,一家人终于住上了楼房,实现了脱贫目标。
今年3月,邓焕密又在自己的山坡地上开垦了0.13公顷土地,购回“仙进奉”优质荔枝品种种植,为今后持续增收夯实基础。
在困难面前,邓焕密就是这样坚定信心,充分发挥自身内生动力,努力摆脱自己家庭贫困的局面,从而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贫困并不可怕,只要肯脚踏实地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好。”邓焕密深有体会地说。
康复救助,未来有希望
“昨天已接到通知,明天,我又要带儿子到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康复治疗,是免费的,这对我们家庭来说是雪中送炭。”邓焕密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驻村工作队的关心和支持下,邓焕密残疾的儿子邓开浩获得了广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每个月救助标准不低于2000元。目前,邓开浩在灵山县妇幼保健院进行肢体残疾免费康复治疗;小儿子邓开洁,疑似智力残疾,正在申请办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大儿子邓开浩从2018年8月份开始在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康复治疗,从那时起每月进行一次治疗,每次两周时间左右,至目前经过康复训练,小孩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邓焕密感激地说。
在国家有关政策支持下,邓焕密一家每年获得医疗补贴15770.15元,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160元,极大地减轻了全家医疗费用支出。收获如此暖心的补贴,邓焕密一家信心满满,相信一定能战胜困难,过上美好生活。
新闻推荐
一、灵山县那隆镇尤甘村党支部书记黎建晓在协助开展产业奖补扶贫项目工作中作风不严不实问题。2018年6月,黎建晓在协助那...
灵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山县这个家。